第91章(1 / 2)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右鸦领命之后立马退了下去,温言州扶着宋初就要带人进屋,“阿初,我扶你回房。”

夜风吹过宋初的脸庞,有点冷,她摇摇头,“不用的,我没事,你先准备进宫去。”

温言州低头看着宋初闪躲的目光,沉了语气,“阿初,我们不是说好同舟共济的吗?现在你又要瞒着我什么呢?”

“我,我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

阿初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半晌才不确定道:“因为毕竟那只是一个梦,也可能只是我多想了的梦,而且是很久之前做过的了。”

“你一定是太担心了。”

宋初咬着下唇看着温言州,眼神认真地可怕,“阿言,你答应我,一定不要上战场。”

温言州低头抵住了宋初的额头,轻声道:“嗯,我答应你。”

各部大臣集聚大殿,文官武官各执己见,和亲和开战两种选择在李昂的心里纠结不定。

按照以前,李昂绝对立马选择良将带兵赶赴边疆,可偏偏如今的局势还扯上了朝中的势力更迭,上官雍这些年,培植了不少心腹,要想把明里暗里的全部清除干净,并不是下一个圣旨就能除掉的。

更何况李昂对温言州并不是全部的信任,他知道自己以前做的事有多么恶劣,在他的心思里,万一温言州要是有了可以抗衡的势力,自己连个善终怕是都拿不到,这比上官雍扶持一个傀儡对他的威胁还要大。

要保自己以后百年安稳,他就要让温言州以嗣子的身份继承帝位,这样他就是温言州的父皇,当儿子的怎么能翻老子的不是呢!

他可以因为愧疚为李徽翻案,也可以因为愧疚扶持温言州上位,但是到了最后,他还是要为自己想好一切,说到底,即便他再愧疚,他想要的也不能少半分。

李昂把传来的急报放到了桌子上,揉着眉心开口道:“羌族这小小蛮夷之地,每年都会骚扰我朝边境,哪怕开战,也顶不了多长时间。”

殿中武官闻言脸色全部一变,李昂轻飘飘的几句话直接表明了他想和亲的想法,此举不亚于是在低头求和。

他们和羌族人几世的仇恨,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场和亲,就和平相处呢?

第107章(修改)

更何况羌族人贪心不足,一旦提出和亲这件事,他们只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宿敌在向他们妥协,只会趁这个机会索要更多的东西,这明明是不该选择的下下策。

温言州低头看着地面,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表情,李昂这是怕边塞的战事会给朝中的权力更迭带来麻烦,更直白一点,他这是怕有人会这个时候谋反,让他不得善终。

而且,为了让朝中百官支持他的决定,他接下来就该在温言州这里寻找同样立场的回答。

果然,还没等武官们开始集体反对,李昂就一挥手,阻止了他们的话语,扭头看向了温言州,“皇侄,你说对吧?”

温言州面色平静,“皇上,羌族和我朝的恩怨积存依旧,若是想要以和亲的方式解决争端,那怕是得先寻到一个可以倾国倾城,一笑众人倾的和亲公主。”

李昂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面色不虞,“宫中宫女众多,难道就没有一个是昭君之姿吗?”

温言州静静地站在一旁,他什么话都不说,他想说的,自然会有人替他说。

比如礼部尚书,“皇上,这宫里已经好几年没有进过新的宫女了,若是要现找,怕是只会让羌族人趁机占领我朝更多的城池,如果随意找一个面容不够天仙美貌般的假公主送过去,也只会是和羌族之间的麻烦越来越大。”

大理寺卿是李昂的心腹,这个时候自然要听从李昂的心意,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如今朝中不稳,贸然开战,实在是不妥啊!”

站在一旁的老元帅也开口道:“皇上,如今之计,必须开战,只有打败羌人,用武力镇压,之后方可提和亲安抚啊!”

朝中大臣们纷纷吵了起来,一时之间,整个大殿里吵得不可开交。

李昂的一些心腹知道李昂的心思,和那些骨子里软弱的文官支持和亲,上官雍生下的那些,是想把事情闹大,开战,最好还能把温言州给送去战场。

而温言州的人,自然不愿看百姓生灵涂炭,大好河山送于他人之手,也执理力争,应该出兵迎战。

李昂没得到支持,自然是肚子里留下了一窝气,他将众大臣赶到殿外,唯独把温言州一人给留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