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青州贼寇,闻公之名,无不闻风丧胆!(1 / 2)
第91章青州贼寇,闻公之名,无不闻风丧胆!
崔琰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气,他从来没想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草民,竟然也能让他这位宗师差点儿死掉。
“这些百姓,都被妖人蛊惑了,一个个悍不畏死,哪怕是死亡也要在死前啃掉咱们一块肉,这一定是管亥亲自出手了,就算他没有出手,也必定有黄天使者或者渠帅在附近。”
回想起这两天两夜的路途,崔琰真是有著无穷感慨。
起初之时,他和孙乾一路顺风,直接跑到了北海国和齐国交界处。
接下来,便不断有黄幣分割包围,
起初之时,崔琰对於这些黄幣不以为意:谁会害怕一些皮包骨头的老人呢?
哪怕这个老人不畏疼痛、不惧死亡,意志坚定,也只是个老人而已。
崔琰根本不带怕的。
可是当他连续斩杀上百人,涌过来的老人却越来越多的时候,崔琰还是麻了,当即开始继续跑路。
这一跑便是两天两夜。
“当年朝廷到底是怎么打贏的啊?”到了此刻,崔琰已经毫不怀疑黄巾有攻略北海的能力了。
两天之前,郑玄刚说的时候,崔琰还以为郑玄高看了黄幣。
听到这里,一旁的孙乾拿起了水袋给自己灌了一口,水珠顺著鬍鬚流淌下来,孙乾擦了擦鬍子,躺在地上看著天上的月亮:“当时,天子下詔,解除党之祸。”
“皇甫嵩、卢植、朱偽被任命为三大中郎將,三人皆掌握了道兵神通,又是大宗师的实力。”
“三人魔下,更是聚集了天下世家的精华。那一战,几乎所有的世家子,稍微有点儿实力的都参加了。”
“可即使如此,朱偽和皇甫嵩所在的两路战场,最初之时也险些战败。”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卢公那一路,更是用天子亲自铸造的中兴四剑借来了天子神力,又联合儒门诸多大儒,一起使用熹平石经这件宝物,再加上数万大军的兵势,才和妖人张角僵持住。”
“看上去好像数月时光就平定了太平道之乱,可代价呢?”
“解除了党之祸,天子再也无法约束士人、世家。”
“为了除贼,更是直接授予各地太守、县令自由募兵权。”
“从那以后,任何一个太守或县令,都可以以討贼为目的,隨意募兵。”
“世家豪强更是毫不掩饰的训练各自的族兵。”
“但即使如此,黄幣也並未彻底消灭,如今这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得到了太平道的传承。”
“如今,青徐黄巾復起、黑山军盘踞北地,白波黄巾更是震撼司隶之地,荆州·——”
“若不是天子还活著,大汉只会更乱。”
可是,天子还能活多久呢?
郑玄是上个时代儒家第一人马融的弟子,而且郑玄游歷天下的时候,拜了不止一个师父,可谓是见多识广。
作为郑玄的弟子,孙乾也知道很多常人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光武帝以来,大汉天子的寿命大多数都不超过三十五岁。
为何?
这个问题孙乾曾经问过郑玄,郑玄最后只回答了他八个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或许,这和传说中的天子神力有关。
天子神力到底是什么,眾说纷紜。
有的说,这就是光武帝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力量传了下来,从此以后,代代汉家天子都可以继承这股力量。
可这就產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新帝是如何继承天子神力的?
就比如当今天子,他继位之前上一任天子就已经死了,二人连一句话都没说过,这天子神力又是怎么从恆帝身上跑到灵帝身上的?
可是,原本平平无奇的灵帝,在继位后的某一天,忽然就强大了起来,忽然就掌握了这股力量。
这股力量是如此强大,有人称之为真龙之气,有人称之为天子神力,还有的称之为苍天之力。
最后这种称呼,是太平道作乱的时候传出来的。
甚至有人说,太平道作乱之时喊的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是由此而来。
具体真相,郑玄没和孙乾说,一直以来,孙乾也就只能靠著自己的想法瞎猜了。
“黄巾啊!”天子的话题,崔琰自动略过。
他好岁是冀州清河崔氏之人,出身世家,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容易牵连到家族。
“公祐,其实这些黄幣也没那么强。”
“你发现没有,每一次前来追杀的最多只有五百人。”
“悍不畏死,不知疲倦的也就这五百。”
“其他的黄巾,还是普通人。”
“这说明,贼人一次最多也就施法蛊惑五百人而已。”
“若是管亥出手,这说明管亥根本就没有彻底掌握天书,否则,岂会才五百?”
没有人回答二人的疑问,二人也顾不得继续停留在此地了,因为,黄幣又一次到来了。
夜尽天明之时,二人再次停了下来,开始休息。
孙乾又一次举起水袋给自己灌了一口,却发现水袋之中的水已经没了,再看看水袋,不知何时,上面被划了一道口子,水早已在逃亡的过程中漏光了。
“你说,黄幣实力这么强,玄德公就算愿意救援,真的能打败他们吗?”崔琰再次开始了絮叨。
孙乾嘆息一声:“既然黄幣愿意围攻北海而不是一口气直接攻陷北海,那就说明,玄德公是足以对贼人造成威胁的,否则,何必这么麻烦?”
一边说著,孙乾一边用法力检查附近的环境,一旦发现黄幣跟上来了,方便立即跑路。
可是这一次,足足过去了半个时辰,都没有任何一个黄幣跟上来。
忽然,有一个大汉浑身鲜血的走了过来,他每走出一步,就能跨越十丈距离,看上去好像也不是很远,可他一瞬间不止一步,有时一瞬间两步,有时一瞬间三步,短短几个呼吸,就跨越了百丈距离。
这么短的时间,崔琰拔出了长矛,孙乾拔出了宝剑。
不过,看到典韦手上提著的脑袋之后,二人的警惕心顿时就少了一半。
脑袋上的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死不目。
估计,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草率。
还没有扬名天下,还没有推翻大汉,就这么死在了眼前这个毫无名气的大块头手上。
“我叫典韦,如今在玄德公魔下担任亲军司马,你们二人就是康成公的弟子吧?”
“和我走,玄德公在前面等你们。”
二人並未抵抗,可却也保持著和典韦的距离,同时保留著一丝警惕,直到崔琰认真的看了一眼典韦之后,便直接把长矛放在了背上,不再防御,也不再保持警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