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都督(2 / 2)

“来回再修行几次,也就是大宗师了!”

典韦当即就想给刘备磕一个,不过刘备直接阻拦了典韦。

否则,很容易变成一个人带头磕,一群人跟著磕。

“哎,俺是个粗人,以后玄德公说什么,俺就做什么!”典韦最终说道。

夜晚,鲁肃回到了房屋之內,感受著实力的进步,心潮澎湃。

宗师!

一代宗师!

此刻的鲁肃,若是被提拔为太守或国相,只需展示自己的实力,就能让所有反对的人闭嘴。

此刻的鲁肃,已经有资格开创一个世家。能不能成是一回事,但確实已经具备了相关资格。

这就像汉末大舞台,有命你就来,但你要是没有世家子的出身,那你大概率就只能当其他人的手下,只能找一个诸侯投奔,而不是自己开创一个势力。

此刻的鲁肃,就好比汉末某个大世家出身的嫡子。若是站出来振臂一呼,也算是有了角逐天下的资格。只是未来能不能成功一统天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法力在手心隨意变化,这种隨心所欲的感觉,让鲁肃的精神顿时亢奋不少。

於是,他提笔写下了三个字:大都督!

去大夏学习了三个月,鲁肃感觉自己的见识增长了不少。

实话实说,鲁肃感觉戏忠、郭嘉、程立三位前辈,虽然都很聪明,可他们的聪明,更多的体现在军事、战斗方面。论执政能力,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少鲁肃觉得,都到了现在,刘备连一个接下来的执政方略都没有拿出来这就很有问题。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备最近一段时间,发展的太快,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很多方面都顾不过来。

可作为谋士,作为文臣,不仅仅要会打仗,还要学会制定大略。

如今的刘备,已经过了得过且过的阶段,占据青州之后,面对天下大乱,刘备已经有了制定大略的资格。

就像歷史上鲁肃对孙权提出的榻上对,诸葛亮对刘备提出的隆中对一样,此刻的刘备,也需要一个未来的发展大略。

在董卓乱政之前,洛阳朝廷依然是很有威信的。

董卓乱政之后,如何发展,很多人都有不少想法,可万一董卓不乱政了怎么办?

大汉会不会依然混乱下去?

没有了董卓,洛阳朝廷也不混乱,依然保持威信,又该如何?

面对这种最残酷的局面,安民军能做什么?

每每想到这些问题,鲁肃都觉得自己有些睡不著。

不过片刻后,鲁肃又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

世家內部也不是精诚团结,否则,董卓也不会和反对袁氏的世家合作,一起打压袁氏了。

袁氏內部也不团结,否则,袁和袁基也不至於明爭暗斗。

安民军需要一个世家出身、懂世家游戏、懂大汉朝廷內部规则的世家子了!

此子,最好是世家嫡子!

此子,最好祖上阔过,三代以內当过三公的那种。

此子本人必须足够杰出,足够有能力。

此子最好自光长远,是个聪明人,愿意发自內心的投奔刘备。

思索许久之后,鲁肃在面前写下了两个字: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