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第61(1 / 1)
(' 话说得差不多了,她注视着众人,最后说道:“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官,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为你们不光要学很多东西,还要成为一名能够抗住压力、具有独立训练和管理军队能力的领导者,以及成为一个合格的示范者。对于在场的大部分人来说,从前你们只是一名不起眼的普通军士,因此成为教官后,你们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沈乐妮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一点考虑的时间。她最后道:“所以,听了我这番话后,有没有想要退出的?我希望你们都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做出决定,因为每个人能承受的压力都不一样,你退出了,也没人会嘲笑你。” 将士们面面相觑,许久也没人站出来。 “我知道了。那么军训开始前,我会让人提前通知你们。” 沈乐妮说完,就解散了人群。 “原来你设这个考核,用意在这儿。”霍去病走到她身边道。 沈乐妮促狭道:“看来你没猜出来啊。” 霍去病轻哼一声,没答话。 “霍侯平日里怕是不爱学习吧?瞧瞧,刚好错十个,差一点就没过。”沈乐妮翻出那张考验霍去病的布,拿着它啧啧道。 “这明明就是你狡诈至极!”霍去病跳起来反驳,“谁知道你会写那么多生僻的字上去!” 沈乐妮笑了笑,说道:“本来考核识字对于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来说就已经不公平了,若是不给你们上上难度,那我这个教官未免太失公允。” 霍去病背起手,“好吧,这个理由,我接受了。” 两人往校场外走去。 “你还要准备什么?”霍去病问。 “还要再去找些人。” “这么多还不够?” 沈乐妮解释:“教官可是以后要单独带队的,我自然是想再选一些有经验有身份的老将。而且若是光从仪仗队里选,那些朝臣指不定又要怎么参我。” 最主要的,是系统让她选十个新人员的,那她就趁此次机会与那些不熟悉的将军拉近一下关系。 “那你还想找几个?” “十来个吧。” 系统规定的是培训出一共三十个合格的教官,那她得多找几个人,以防万一。多几个总比少几个好。 “看样子,你已经有了人选?” “有几个。” 霍去病饶有兴趣地道:“说说。” 沈乐妮掰着手指头慢慢吐着人名:“李广、程不识、公孙贺、李息、李沮……张次公。目前只想到了这些,之后我再想几个。” “乖乖,你这是想把所有武将都凑到一堆啊。”霍去病张着嘴道。 那么多大嗓门,他都不敢想,到时候那个场面会是多么的吵……不是,会是多么的难得。 沈乐妮笑得奸诈,“先把最难的解决了,以后再找人也轻松许多嘛。” “说的倒也是。不过,你选的这些人……怕是不好请。”霍去病用看笑话的眼神看着她,问道:“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首先肯定是礼貌上门邀请啊,我可是个有礼的人。”沈乐妮哼道。 霍去病勾着唇角,“若是他们不答应呢?” 沈乐妮双手一摊,“那我只好用强咯。” “?” 霍去病瞬间一懵。 他瞪了下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用、用什么?用……强??” 霍去病有些凌乱。 她一个女子,用什么强? 不是,这不对,重点是……霍去病是不出来。 沈乐妮见他这副傻不愣登两眼困惑迷茫的模样,直接被逗笑,贴心为他解释道:“想哪里去了?我一个女子还能靠力气制服他们?我说的用强,自然是指陛下给我的令牌。” 呼。 霍去病闻言呼出一口气。 吓我一跳。 这女子,能不能不要每次说话都这么……虎啊。 她可真敢说。 “下次把话一次性说完。”霍去病似提醒似劝告。 沈乐妮哈哈一笑。 “对了,你那下级赵破奴,识不识字?”说笑过后,沈乐妮问道。 霍去病道:“读过些书。” “那行,算上他。” 霍去病无奈。真是把能薅的都薅了过来。 “对了。”沈乐妮掰着指头,忽然想起赵破奴的过往,她向霍去病打听道:“赵破奴是不是熟知匈奴话?” 霍去病点头:“是,他小时候……流浪于大漠,因此很熟悉匈奴话。” “能不能把他借我一段时间?” 霍去病脱口而出:“你想让他教你匈奴话?” “是。” 最终,霍去病什么也没再问,答应了她。 他扯回话题,“可是你说的这些并未所有人都住在长安,其中有几个,驻守在别的地方。” 沈乐妮思考着道:“ ', ' ')(' 那我便先去见住在长安的。”至于不在这里的,就得麻烦陛下喽。 “那你打算第一个去邀请谁?” 沈乐妮想了想,回道:“自然是由易到难,先去邀请容易邀请的,把最难的放到后面。但在这之前,我要先去见陛下一面。” 霍去病看向她。 沈乐妮与他对视,扬唇道:“我这次要拉那么多武将参加军训,自是要告知陛下一声,免得军营里乱起来。” 但霍去病却猜测她的本意并不是这个。 望着她藏着笑意的眼睛,霍去病心里冒出一句:大人们,你 们就从了她吧。 第二日一早,沈乐妮就进宫觐见了刘彻。 她把自己要培训教官的事告知了他,还有她要找很多武将一起培训的事,对此刘彻并没有反对,让她想找谁就去找谁。甚至说有谁不答应,可以用特权。 对于那几个不在长安的,刘彻也说他会下旨让他们来长安暂住一段时间。 沈乐妮:陛下您真是不要太宠我。 这是捧杀吗? 沈乐妮,你怎能如此揣测我最好的猪猪陛下呢! 得到答复,沈乐妮千恩万谢地行过礼后,准备告退。 这时候刘彻忽然道:“半月后,便是皇后的生辰。朕会于沧池邀月阁为皇后设宴,沈国师也来参加吧。” 沈乐妮欣然应下,退出宣室殿。 从始至终,刘彻并没有提及卫子夫对于她的问话,沈乐妮也没有询问的想法,就好像那次问话,从未发生。 当日,刘彻就下了旨,令那几个将领将驻地暂时交给旁人管理,交接好后尽快入京。 而沈乐妮晚上回去想好办法后,翌日也开始按照计划一个个上门邀请新人。 第一个对象,沈乐妮便选中了张骞。 张骞没想到,距离那晚与沈乐妮浅浅交谈才过去半个多月,她就找上了门。 望着面前这个对他笑眯眯的女子,张骞一下就看出了她是有事而来。 他并未戳破,回以客气微笑道:“不知沈国师前来可是有事?” 沈乐妮哈哈一笑,也不想绕弯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并解释了一下教官的作用。 张骞听完后没有犹豫,点头应了她。 他说:“沈国师一心为大汉,如今需要在下,在下自是义不容辞。” 想不到第一个这么轻松,沈乐妮拱手笑应:“那介时军训开始时,我会提前告知张大人。” 与张骞告辞后,沈乐妮便立马前往下一个目标处。 如今在长安的,还有李广、程不识、路博德等,她先去邀请了路博德等两三个人,不知他们是提前收到了消息,还是看在她的国师身份和特权上,亦或是别的,总之都颇为爽快地答应了她。 那么剩下的,就是沈乐妮觉得比较难邀请的人了—— 李广,和程不识。 一个是未央宫卫尉,一个是长乐宫卫尉。 为什么说比较难? 两人都是大汉有名的老将,资历和年龄都摆在那里,加上已然根深蒂固的思想,或许看她都像是在看一个黄毛丫头,让他们听她的命令?在她手底下像个新兵蛋子一样训练?怕是他们宁愿丢命也不愿丢脸。 程不识她倒是不怎么了解,只知他是一个治军严明的人。 但李广却是与他迥然不同,治军不太重纪律,而是看重恩义。同时,从他后面的死来看,他也是一个‘不甘受辱’的人。从他的性格上就能看出,他并不好邀请。 沈乐妮皱眉想了想,然后摆烂。 不管了,要是好言邀请他们死活不答应的话,那她就只好用强喽。 再不济,她也可以‘利’诱之。 想到储存空间的那些宝贝,沈乐妮嘿嘿一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