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36节(2 / 2)
舒陵又担忧,“我就怕陛下的身体挨不住,要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可便宜了太子。”
舒仪噗嗤笑了一声道,“太子不敢这么想。陛下活着给的诏书才是正统。他逼宫之举瞒不过天下人,陛下若是驾崩,其他几个兄弟会给他套上一个弑君杀父的罪名。这才是最糟的局面。”
舒陵想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她也跟着笑了笑,“如此说来,太子现在才是最着急的人。只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趁之机,难道就干等着宫里的消息?”
舒仪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细想了一会儿,一时也没有好主意,道:“先把寇易脚色(履历的古代说法)拿来看看再说。”
看到读者说起《碧云》,出版的时候因为字数要求,后面有部分删减,但是大体走向与当初设定一致,没有走遍哦。
碧云和魅罗差别较大,因为碧云设定是轻松向言情,这一部就是比较沉重的权谋型言情,感情部分可能要更深沉隐晦一些。
我也知道多写感情肯定更会讨喜一些,但是……啊啊啊啊,为毛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
第57章
舒家姐弟三人一夜没睡,把寇易的出身家事研究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到突破点。其实这倒不能怪三人。皇帝能选寇易作为羽林左卫统领,看中的正是他孤儿出身,地道的有一个泥腿子,与门阀世家毫无牵连,就是后来娶亲,也只娶了个地方小户的姑娘,可以说是完全全的一个孤臣,与京中各家族无往来,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要是当天当值的是他,太子根本就不会有逼宫的机会。
舒家找不到说服寇易的机会,展阀也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太子闭宫已有一日两夜,期间展阀三次找人去说服寇易交出羽林军权,谁知他一口咬定非要觐见陛下,亲耳听御令才行。展阀无可奈何,原以为一个泥腿子,许以高官厚禄,美人财帛就可以打发。先前派去劝说的人还展露了一番门阀贵胄的高傲,谁知寇易丝毫不为所动,咬死了要御前听令。展阀又派了两拨人前去,无论是温言劝说还是厉声喝骂都没有效果。
最后一次,派去的人直接被寇易扔出府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陛下待我厚恩,我唯有忠心可报。天下只有陛下一人之令可令我听从,你们展阀不必把这些无聊伎俩浪费在我身上,回去告诉太子。现在闭宫不出已是犯禁之举,三日之内若再无陛下消息,我必率羽林军攻入大内。”
展阀闻言大惊,这件事办砸了,马上派人去回禀太子。
太子听闻这个消息久久无语,忽然站起身,狠狠一脚把脚凳踢开,巨大的声响回荡在宫殿内,内侍们不由低头,宫女瑟瑟发抖。来报信的人也吓得面无人色。
太子还在东宫的时候,一向以温和宽厚为内宫所称道,谁知这两天,他却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困于一隅,暴躁愤怒,无处发泄,近身服侍的宫人全遭了秧,没少被迁怒。最厉害的还是昨天夜里,太极宫内掌印太监,太子带着侍卫逼到了眼前依然不肯拿出玉玺,太子一怒之下拔剑将他刺死。血淌了一地,宫人们却吓坏了。
温和的兔子急了尚且要咬人,平时温和地太子暴戾起来,狰狞地如同怒目金刚一般。
宫人们心头惴惴,唯恐下一个要倒霉的是自己。
太子一抬头就看见殿内所有人都缩着身体害怕至极的样子。他心头大怒,脸色涨得微微发红,伸手就要摸腰间的配件,手指触了个空,他却有些冷静下来,脸色变了又变,仿佛泄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到了圈椅上,疲惫地摆摆手,“滚。”
展阀送信的人如蒙大赦,飞快地走了。
宫女上前要换热茶,太子又吼了一声“滚”,宫人们立刻退了个一干二净。
殿内幽深安静,平滑的砖面上倒映着烛火,摇摆不定,阴暗处仿佛藏着什么魑魅魍魉。太子目光森冷地看着大殿深处,心底似乎有一股股的凉气往上窜。正如这两天他短短的几次休憩,每次醒来,看到的都是这个空旷孤寂的大殿。他发出一个声音,都被扩大,这个时候他真怀疑这殿内是不是藏着什么妖魔,让人焦虑,让人恐惧。
郑信抱住头,缓解内心的焦灼与疲惫。
事情怎么就发展到这一步——每一步都与他的预想背道而驰。
原以为很快就能弄到诏书,谁知掌印太监宁死不屈,而太极宫,东宫府兵接手了所有宫殿,唯独拿这一处毫无办法。他的父亲——当今陛下,即使是个病入膏盲,半个脚已经踏入死亡的老人,居然还是有这么一批忠诚之士守卫着。太极宫的宫人,侍卫,看待他这个太子就像看到一个普通人,将他拦在殿外,只有御令才能召入殿中。
到了那一刻,太子才知道,他与皇帝的距离有多大——跟在他身后的府兵还有摇摆不定被逼来的,但是太极宫外的侍卫,坚定勇武,是真正虎贲之师。
他站在太极宫前,身后虽有无数东宫府兵,感觉却如一人站在皇帝面前一般,毫无遮挡,忐忑难安。
郑信想不起自己怎么走进太极殿,唯一能记起的,他的父皇躺在龙榻上,脸色肃穆,目光冰冷,看着他的样子,再无平时一丝和煦。
“论骁勇,你不及明王,论才德,你不及德王,就是论性情,你也不如景王多矣,朕当初立你为太子,只因为你是嫡出,性情又宽厚,可为守成之君,现在看来,朕看错你了。”皇帝神色阴翳地开口道。
太子只觉得皇帝的目光如刀一般,双腿不由发软,硬撑着才没有跪倒。
“父皇病重,儿子只是效仿太宗皇帝。”他辩驳。
太宗皇帝宫门事变,杀了自己两个兄弟,又逼着皇父退位,虽励精图治多年,天下广传圣名,但是帝位得来不正,篡位之名难以洗刷。
皇帝面若寒霜,冷笑不止,夹着两声咳嗽,“就凭你也配提起先祖。”
太子还要再说。皇帝却一摆手道,“滚。”
声音不响,太子心里却无异于一道惊雷,他双手发抖,陡然双目发红,脸颊也涨红发紫,“父皇,形势比人强,只要您写传位诏书给我,以后宫中还是您做主。”
这话已有几分求饶的意思,皇帝却毫不领情,脸上露出罕见一丝笑容,既冰冷又讽刺,“无用的东西,到了这时还心存幻想,这大位你是没有本事坐稳的,滚!”最后这一声几乎是爆喝而出。
皇帝积威已久,郑信太子做了二十多年,战战兢兢已经成了习惯,被突然这样一吼,骇得肝胆欲裂,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被宫外冷风一吹,他冷静许多,这才后悔刚才进退失据,丢了分寸。明明是占优势的一方,为何面对皇帝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回想皇帝的眼神,郑信如坠冰窟,到了这一步,他已毫无退路,可是真要拿皇帝如何,他还真的不能,也不敢,皇帝一死,他就要背下弑父弑君的罪名,其他几个兄弟都不是善茬,绝不会就此臣服。他能想象,那个时候无论诏书是真是假,他都会忤逆弑君的罪人。
第58章
初更已过,月色如勾。
殿内熄灭了两枝烛火,郑信站起身,抚平衣袖的褶皱,他决定再去一次太极殿。
刚才退出殿外的太监又折回来,回禀杨老求见。郑信一怔,随即大喜,赶紧迎了出去。
杨老站在殿外,神色平淡至极,对郑信躬身行礼,一丝不苟,无视郑信虚扶的手掌。
“先生。”太子脸色讪讪。
他逼宫的行动事先只和展阀通了气,杨老闻讯赶来阻拦不及,昨晚就在东宫殿外,这位老者神色衰败,对着太极殿的方向伏地跪拜,哭的老泪纵横,“太子失德,是臣教导不力之错。”
东宫府兵在侧,太子拉不下脸,一听这话更是腻歪,无奈只能来劝。杨老拂开他道:“臣愧对陛下,不敢再为太子师。”当时郑信脸色变了又变,终还是忍住。
他身边不能只有展阀,杨老三代重臣,在朝中极有威望。他还需要靠他来安抚百官。可无论太子如何劝,杨老依然不做理会。
没想到才隔了一天,他就来主动求见,郑信以为他回心转意已经想通了,谁知见面后还是这样不近人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