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60节(2 / 2)
沈琳脸上更是慌张,垂了头道:“她说要告知家人,我不疑有他,下午就告知家里了。后来想想觉得实在奇怪……都怪我,应该早点来告知郡王。眼下却帮着做了错事。”
她又悔又急,神色楚楚动人。
郑穆看了她一回,唇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道:“行了,等闲这套做戏不用使在我身上。”
沈琳表情一僵,以为自己听错了,抬起头。
“舒仪让你做的事,你已做了,不算毁诺,一转头又来告诉我,想卖个好,两边都得了你好处。这套做派,不愧是重利轻义的沈阀出身。”
沈琳心底窜起一股凉意,瞬间周身就凉透了。她看着郑穆,他双目如电,犀利的直刺人心。她心头一颤,双腿发软。忽而余光一扫,她注意到书案上放着两个茶碗,除了郑穆,还有谁?能这么接近他——她显然到了此刻才明白一些事,脸上白了又白,这次却没有任何羞涩和媚意在其中,苍白惊惶,丝毫不假。
郑穆口气冷淡道:“自作聪明,你以为舒仪全然信任你,她是全然不将你放在眼中而已,如果她拿定主意不让你来泄密,你现在岂能走进这里。”
沈琳深吸一口气,镇定许多,道:“郡王未免言重了,传不传讯在我一念之间,舒仪又怎么有十足把握。”
郑穆瞥她一眼道:“这点应该你最清楚才对。”
沈琳神情都木了,回头一想,当时舒仪告知她的时候提到沈璧,她不过是沈阀派出的一个小卒子,沈璧却是以后要接任家主的,两者地位全然不在一个等级,所以她不敢不把舒仪的讯息传递出去。所以这一切都在舒仪的盘算中——沈琳到了此时才想通这点,亏她还觉得自己两面讨好的主意很好,却不想,原来别人早就看透一切,只要消息传递出去,也根本不在乎她是否泄密。
沈琳脸蓦然涨红,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跳梁小丑般的戏份。
第95章
元城牧场山谷外,青色旗帜成列,如一张大网将山谷包围。牧场中的侍卫和士兵面色紧绷,不敢稍有松懈,紧盯着外间,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昆州王进入牧场已经两个时辰有余,除了两方亲卫守卫的小楼,其余人都不知道其中具体情形。两军对峙,时间越长气氛越凝重,犹如弓弦紧绷,一触即发。
尉戈从楼中大步迈出,明王送至门口,两方军士的目光都凝聚过来。
明王身长体阔,极为高大,生得相貌堂堂,双目如电,颌下蓄了短须,举止自有一股折人的风范。他将人送到门口,郎声道:“杜兄,本王诚心之至,提的条件足够优渥,时间不等人,还望明日就能给予回复。”
尉戈双手抱拳:“事关昆州一州百姓安慰,本王不得不慎重,谢谢王爷体恤。”
明王点头:“应当的,本王也不忍百姓受苦。”往常权贵说这样的话,多少有些虚伪不真的感觉,他说来却一派自然,发自肺腑。
尉戈又朝他看了一眼,施礼离去。刚行至谷外,等候多时的谋士袁恪就迎了上来,他面色紧张,天并不热,他额上却渗出些虚汗,急急问:“殿下,明王殿下如何说?”
尉戈蹙着眉头道:“他说舒仪是德王手下带走的。”
袁恪心中想问并不是舒仪,但这些日子他早已看明白,舒仪在王爷心中地位非同一般,于是也不表露,又问,“战马如何计算?”
“原数补上,再添一千匹。”尉戈道。
袁恪呼吸重了些,有些不敢置信,“明王愿意再加战马?”
尉戈淡漠地点了点头。
袁恪却有些兴奋起来,心里盘算着一千匹战马的价值,转念一想,明王丢了战马,损失不小,在这个关口仍愿意加大筹码,想必是出兵已经是迫在眉睫,才愿意这样一步步退让。
尉戈走入山谷外临时搭建的营帐内,青龙旗一员统领和其余几个王府谋事齐齐迎上来行礼。尉戈将刚才与明王商谈的事大略说了遍。与袁恪想法相差不远,基本可以确定明王出兵在即,时间紧迫。
几个谋事纷纷进言接受明王一方的条件。袁恪更是说的直白,“再犹豫不决恐要开罪明王,矩州到京城,昆州乃是必经之路,明王兵强马壮,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若是不同意,只怕要第一个挡其兵锋。”
尉戈闻言皱起眉,昆州情况他心中最有数不过,他开口道:“此事我心中自有计较。”
谋士们面面相觑,不知他心中症结为何。
袁恪心里清楚,等众人散去,他单独留下劝道:“王爷,明王将举大事,何苦为难舒姑娘,及无利也无益,德王所做倒是正常,他的用意正是阻挠明王与王爷的合作。王爷可千万别中了他人之计。”
尉戈扫他一眼,目光如有实质,让袁恪心中凛然。尉戈道:“你当我是糊涂人吗?这点事还看不清。”
袁恪垂下身体,“属下不敢。”
尉戈没好气地说:“舒仪落在德王手中,半点消息皆无,定是落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我这里逼迫明王给个说法,一是为了战马,二是为了表明态度,好让袁州德王知道,心中有所忌惮,不会轻慢舒仪。”
袁恪这才恍然,之前王府众谋士以为王爷态度如此坚决,分明已做好两军相对的打算,还以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主上是个对感情和政事孰轻孰重无法分辨的人,幸好尉戈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闹到这个地步。最终也只是告诉有心人知道,舒仪对昆州王府来说极其重要。
他松了一口气道:“舒姑娘是舒阀嫡出,天下之间走到哪里都需要客客气气招呼的,哪会有人慢待她。”
尉戈嗤笑一声道:“真要如此,怎会有人将她掳走。”
袁恪哑然。
“门阀中人走天下,处处奉为座上宾的这种日子恐怕将不长远了。”尉戈道,“让青龙旗下保持警惕,乱势已现,昆州也不知能躲避多久。”
袁恪思索了良久,才把谋算多日的念头吐露:“王爷,无论天下如何乱,我们静守昆州,等几位皇子将要分出胜负,我们再去拿份从龙之功。”
这些个主意早在昆州尉戈就与舒仪讨论分析过,听完淡淡一笑,不置可否,挥手让袁恪退下。
尉戈独坐在营帐中,看着案几上堆放着的文书,心头一阵郁闷,他万分后悔,让舒仪来领战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种不分明的局势下让舒仪犯险。他心里清楚,以舒仪的身份,还不至于吃大苦头。可天下将乱,门阀再难独立,很快就将分出阵营。舒阀内部分歧众多,一个家族尚不能齐心,暴露出的问题天下皆知。很快,舒仪门阀出身的依仗分量将会越来越轻。
尉戈紧锁眉头,心头深深焦虑。
第二日天刚亮,青龙旗退兵,尉戈派人传话至谷内,等战马交割完成,昆州打开门户放行。明王闻言大喜,当夜赶回王府,亲自安排交接战马事宜。
矩州大军已集齐,战马从临近牧场调来,花了不到三日时间。此次是明王亲临,监督交接,两方都十分谨慎,沿路戒备,顺利将战马从矩州移至昆州。
尉戈接受战马之后,令昆州沿途官府通知,严防百姓慌乱,空出通往河东的官道,准备让矩州军通过。青龙旗全营戒备,以防明王另有图谋。
借道两方都是小心翼翼,明王亲自领兵行进,当进入昆州境内,麾下众将领和谋士等左右张望,观察昆州风土民情。
“昆州险塞,地势形便,是块好地方。”谋士对明王郑祐道,“看临近镇县,百姓衣食尚可,王爷,看沿途秩序,官府必是下了大力,昆州王对这一州之地掌控可见一斑。”
郑祐心中想法大致相同,他一面有些警惕,心想情报中已知晓不少,可依然有些低估了昆州王。想到山谷牧场中两个时辰的见面,他目中精光掠过,“本王以往倒不知道,邻居居然是头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