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69节(2 / 2)

伏在案前的人抬起头,身着军服,身形清瘦,面色白净似雪,微微一笑。

郑穆看清她的脸,面色乍变,立刻又沉下来,“你怎么跟来了,什么时候跟来的?”

舒仪脱了靴子扔在一旁,因此坐着并没有动,端起桌上茶碗喝了一口,“大军出发的时候就跟上来了,我说是你的亲卫,是你特许跟着的。”

郑穆猜想她一定还偷用了印鉴,不然亲卫绝不会让她混入。

“好大的胆子。”郑穆脸色肃沉,“行军岂是儿戏,你一个女儿家,不好好在袁州待着,跟来做什么,万一让德王发现定要治罪。”

舒仪道:“德王正是用人之际,怎么会因为这种小事让师父你面上难看,就算知道了也只会一笑而过的。”

郑穆狠厉地瞪她一眼,却见她只是一昧微笑。他绷着脸道:“我让人送你回去。”

舒仪哀叹一声道:“别啊,好容易忍了三日,现在离袁州已经远了,何必为我一人兴师动众。”

郑穆见她惫懒的样子心头就来气,走近仔细一看,发现她面有疲色,眼下明显有一块青色,双脚垂在椅下。

“脚肿了,鞋子也不合脚。”舒仪解释道。

郑穆又好气又好笑,想到行军三日,她跟着军士一样步行,不免有些心疼,走过去,抓住她的脚按揉起来。

舒仪看着他的动作有些震惊,赶紧缩脚,被他牢牢按住。她面色发红,“别,我这三日没有洗漱过。”

郑穆笑道:“你还有怕的事。”说完低头嗅了嗅,蹙起眉头道,“还真有些臭。”

舒仪面色涨得通红,用力把脚抽了回来,别过脸去生闷气。

郑穆召来亲卫,命人送来热水,让她单独盥洗。

等舒仪梳洗完重新换上衣裳,坐在椅上擦拭头发。郑穆重新进来,拿过她手上的布帛,大手一罩,给她擦起头发。脸色依旧有些严肃,道:“为什么非要跟来?”

舒仪道:“留在袁州太闷了。”

郑穆道:“解闷的法子多的是,府里的人还能不顺着你意。”

“不过都是些虚耗光阴的消遣,王府那位三天两头地找我,不是诗会就是饮茶,烦也烦死了。”

第112章

郑穆手势温柔,手里布帛一寸寸吸着她发上的水,湿润一块又重新换了块帕子,他的声音却仍是冷冰冰的,“不耐烦消遣就回绝,又没让你非要去应付。”

“那可是未来的德王妃,”舒仪嘟了一下嘴道,“我这样回她面子,以后风飞九天了,还不回头找我麻烦。”

郑穆嗤她,“就你心眼多。”

舒仪抬手整理衣襟,托在腮上道:“德王立志高远,前程远大。王妃病重多时,前些日子我去王府时拜见过她,看起来身子大不好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给沈家女让位,王府下人早已经视沈玉为主人,这种时候我去得罪她,不是找不痛快嘛。”

郑穆仍皱着眉,脸色却缓和不少,道:“不喜欢避开就是了,她手再长,还能管到我府里来。”

听他口气,完全不将沈阀女子放在眼中,舒仪不禁暗暗生出一丝疑惑,到底是德王对他信任非同一般,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弟子以后就遵照行事。”她笑了笑。

两人自解除师徒关系以来,舒仪就改了称呼,可有时或玩笑或气虚时总要冒出旧称呼。师徒关系乃是大伦,两人之间的关系若是大白天下,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郑穆心头有些不悦,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道:“说了多少遍,你我早已不是师徒,莫再做此称呼。”

舒仪笑着道:“是、是。”

头发擦得半干,郑穆拿来梳子,给她把头发梳理开。舒仪手里拿着一面小铜镜,照出他骨节分明的一双手,此时动作细致温柔,与他往常冷峻的模样完全不符。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噗嗤笑出声。

“笑什么?”郑穆问。

舒仪眼睛半弯道:“你这样真像我爹。”

郑穆手僵住,脸色一时阴晴不定。

舒仪不过随口一句玩笑话,自小她就无爹无娘,身边照顾的权势丫鬟婆子,未尝有过孺慕之情,刚才那一下也只是一时兴起有感而发,并没有往心里去。郑穆听了却有不同感受,他遇见舒仪之时,她尚年幼,身边并无亲近长辈,因此对他特别黏糊,长大之后表白感情,郑穆心底隐隐存着一丝疑虑,她这份感情是不是孺慕更多,而不是纯粹的男女之情。

这一丝顾虑深藏心底,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总时不时让郑穆刺心。

此刻蓦然被舒仪一句话挑起,郑穆脸色黑沉,唇抿做一线。

舒仪摸了摸发梢,感觉浑身舒爽,笑道:“这几天可憋死我了,行军真是辛苦,可算收拾干净了。”说着转过头,却看见郑穆脸拉得老长。

“混在士兵里这种出格的事你也敢做,回去之后非要找个婆子管事好好看住你。”他冷声道。

舒仪苦着脸,心想刚才好不容易绕开这个话题,怎么就过不去了,她住着他的袖子道,“就这一回,日后再也不做了。”

“行军打仗是男人的事,你一个女儿家混在里面成什么样子。”郑穆道,胸口忽然一热,她依偎过来,头发上清新的幽香一脉脉往他鼻子里钻,心里的不快渐渐就散了。

郑穆揽着她,声音温和不少,“非要跟去京城到底为什么?”

“我收到五姐的来信,舒哲舒晏在京城里不老实,怕要在这场乱战里惹出什么祸,通往京城的通信都已经断了,我就想趁这个机会去看看,真要有什么事也好及时拦住他们。”

自从郑穆同意让她与舒家往来信件,就知道外面的事瞒不住她。舒家在京城的动向他也略有耳闻,舒哲舒晏在京中频频拉拢官宦子弟,舒阀原本是士族翘楚,存有几分威势,拉拢一批人后也是声势浩大,然而没有触及朝廷权利中心,到底也没有掀起几分波澜,权宦高官并不真正放在心上。明王起兵之后,郑衍重用萧铭石闵,提拔任用一批人,疏远了刘阀等人,可舒阀在京中多番运作,也没有得到任何便宜。据密探通报,留在京中的舒阀两人,近期有联系明王的动向。

郑穆没想到,失去舒老的舒家竟衰败地如此之快,尽管世人看待舒阀仍是觉得高不可攀,但是在郑穆这种宗室权贵眼中,舒家已经偏离朝廷政治中心,败落只是时间问题。而舒阀年轻一代,手段和智谋都还稚嫩。

“舒哲舒晏自持当初有从龙之功,谁知圣上并没有重用舒阀中人,两人郁郁不得志,眼看京城战事将起,这两人居然想要投靠明王。简直可以说是找死。”舒仪恨恨道。

“富贵险中求,舒家的人倒是胆子大得很。”郑穆道。

“光有野心,眼光却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