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86节(2 / 2)
沈阀家主并非有意责怪长子,近来家中事务多有不顺,父子两单独相对时他忍不住要抱怨几句。原以为去袁州接世子是桩再容易不过的事,德王妃重病缠身,由沈玉陪同世子入京,一路还可以培养一下感情。谁知沈家卫士来到袁州,德王妃死活不愿交出世子,德王亲信出面说合也不起作用。按沈阀所想,明王妃不过是颍川门阀出生,家族与沈家不可相提并论,德王妃自己又体弱病重,拿捏起来毫不费劲。
沈璧道:“是我将事情想的简单了,世子就是德王妃的命,现在要她把世子交给沈阀,无异于取她的命。”
沈阀家主道:“都半个脚跨进棺材的人,还如此难缠。这下可好,你妹妹在袁州王府又没有正经名分,少不得看这个病妇的脸色。”
沈璧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玉儿是家中精心培养的姑娘,这点委屈还受得了。”
沈阀家主子嗣不丰,对最小的女儿沈玉尤其宝贝,叹一声道,“也不能老是让她委屈。”
沈璧道:“既然德王妃不愿讲世子托付沈阀,那就退一步,让颍川胡氏的人护送世子。”德王妃姓胡,颍川胡氏就是她的娘家。
沈阀家主瞪大眼,“胡闹。岂能替他人做嫁衣。”
沈璧道:“父亲,事有轻重缓急。先为嗣皇帝正名正位才是。”
沈阀家主抚须不语,沈璧还要再劝,突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沈璧皱眉,问:“门外何事喧哗。”
卫士道:“德王亲卫有急事求见。”
沈璧倏地站起身,脸色乍变。
沈阀家主同样神色凝重,道,“你快去看一下,深夜相召,只怕又有大事发生。”
沈璧急步走到门口,回头道:“父亲,刚才说的?”
沈阀家主道:“按你说的做。”
沈璧放下心来,走出书房外,听德王卫士传话后,他的脸色黑沉堪比夜色,仰起头,仰望天空,不见月色,星亮如棋。沈璧不由长叹一声,当即随同亲卫赶往宗正府。
京城早已宵禁,持德王令牌的卫士当然不在此列。两人骑快马踏过长街,回到宗正府内。沈璧往德王居所快步走去,一路侍卫宫人静默无语,气氛已与前两日截然不同。
沈璧进入德王卧室才发现已有人站在里面,他正要退出来,德王招呼道,“进来。”
房中的年轻男子转过脸来,沈璧认出是杨臣。两人见过礼,并排站在德王床前。
郑泰面色蜡黄,嘴唇皲裂,眼窝深陷,整个人浮着一层灰败之气。沈璧吓了一跳,疑惑怎么看起来比前几日更不如了。
第144章
两人都是愕然。沈璧更是焦急,“殿下可捉到人?身体……可有恙?”
郑泰道:“是煮药的药童,发现的时候自尽了,没有吐露幕后主使。”
杨臣和沈璧目光对视,都看到对方眼眸深处的惊与惧。
惊的是德王已经是嗣皇帝,居然还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他施加暗害。
惧的是,幕后动手这个人的身份。
杨臣皱眉,思索一下道,“殿下召我们前来,是要调查这个药童的身份和动机吗?”
郑泰道:“区区一个药童,不值得本王如此用心。”
他说到这里,竟有些气喘,深深呼吸一口,才能继续说话,“杨卿。”
杨臣垂下头,脸上有一丝动容,内心更是不平静。
郑泰道:“你杨家三代都出帝师,经文传家,天下为公,为士子楷模。杨老桃李天下,却不结党营私,实在令人敬佩。”
听他盛赞祖父,杨臣只觉得压力倍增,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殿下谬赞。”
“哪是谬赞,还说的轻了,杨老是肱骨之臣,说起来本王小的时候还羡慕废太子受杨公指导,”郑泰道,目光如电,直视杨臣,“一眨眼,杨卿跟随本王也有好多年,当年我曾问你,为何不随杨公那样去追随废太子。”
杨臣道,“臣说,唯有殿下才可以实现臣心中的抱负。”
“本王让你失望了。”
杨臣身体微躬,“殿下。”
郑泰摆摆手,“本王这一路走来太过艰辛,耗费过甚,没有余力也没有精力来搞新政。现如今形势也不同往日,英宗时期四海平定,社稷安稳,门阀是朝廷内最大顽疾。可如今,京畿经战乱,民心不稳定,莫说本王,任何人都不能在此时再去摇动门阀根基,天下士族都将奋起反击,天下势必大乱。本王绝对不能做这江山的罪人。你可明白?”
杨臣道:“明白。臣虽然为天下寒门鸣不平,也却知道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无一具备,臣觉不会因此志愿,就要动摇天下平定的根基。”
“好,”郑泰道,“杨家人明事理,从无例外,没有让我失望。”
沈璧在一旁听着,心中疑惑,如此要紧的时候,德王却打如此机锋,不知道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安抚杨臣?
郑泰脸色沉沉,“有一件事,要拜托杨卿。”
杨臣连称不敢。
郑泰道:“本王要登基,希望杨老回朝,为本王司礼。”
杨臣闻言脸上没有一丝意外,他早知德王绝不会只为叙旧,而现在,没有什么比他顺利登基更重要的事。
“殿下,祖父告老还乡多日,于朝中之事已经不再理会,是否不合礼制,司礼之事还有祁王……”
郑泰道:“杨公是文坛领袖,是天下士子之师,若有他为本王司礼,本王才觉得心安。至于叔父,他年事已高,近来时常和我说难以支撑大典全礼。”
杨臣知道他主意已定,只能躬身道,“我回去劝说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