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后,她被军方大佬盯上了 第82节(1 / 2)
上午9:00,晏临晞推开会议室大门,手里拿着一份技术方案:"战甲2.0升级提案。"
正在调试全息投影的谢砚修抬头看了一眼,裴御沉则继续批阅文件,头也不抬:"理由。"
"上次荒岛任务暴露了协同作战的短板。"她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专业,"建议增加双机联动模块,包括能量共享、战术数据互通和紧急支援系统。"
林小满从电脑后探出头:"听起来很实用啊。"
裴御沉终于放下钢笔:"具体方案。"
晏临晞调出全息投影,展示两套战甲的协同示意图:"主从机模式,在300米范围内可自动共享剩余能源,战术数据实时同步,遇险时一键呼叫支援。"
谢砚修推了推眼镜:"技术上可行,但需要重构能源传导系统。"
"太显眼。"裴御沉指出关键问题,"双机特殊联动会暴露战术关系。"
"可以设置隐蔽模式。"她快速切换投影,"日常训练时只保留基础数据互通,作战时再开启全功能。"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裴御沉的手指在桌面轻叩两下:"先做技术验证。"
晏临晞站在测试平台前,看着技术人员将她的战甲与裴御沉的并排放置。
"能源传导测试准备完毕。"谢砚修检查着连接线,"第一次尝试,30%功率。"
随着启动指令下达,蓝色能量流从她的战甲流向另一具,两套装甲的指示灯同步闪烁。
林小满记录着数据:"传导效率82%,超出预期。"
"提升至50%功率。"晏临晞调整参数,却听见系统突然报警。
"警告!能源波动!"
裴御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停止测试。"
他大步走到控制台前,快速浏览数据:"第七传导线路过载,重新设计分流器。"
晏临晞凑近查看:"如果改用纳米级导流片..."
两人的讨论很快变成技术术语交锋,谢砚修不得不打断:"先解决基础稳定性问题。"
"战甲维护完成。"
技术员的通知让正在吃午餐的晏临晞放下筷子。
她走进机库,发现自己的战甲右臂内侧多了个不起眼的黑色按钮。
"这是什么?"
"基础版联动模块。"谢砚修解释道,"按裴首长要求,先实现最必要的功能。"
她按下按钮,战甲显示屏立刻弹出地图,上面一个红点正在移动——是裴御沉的实时位置,旁边还有生命体征数据。
"就这?"她挑眉,"说好的能源共享呢?"
"分阶段实现。"技术官递过平板,"目前只开通定位和紧急通讯功能,每日呼叫限三次。"
她轻哼一声:"他倒是谨慎。"
"另外,"谢砚修补充,"你的战甲状态会实时同步到指挥中心。"
"监视?"
"保障。"技术官纠正,"他的原话是'战场态势感知'。"
训练场上,晏临晞启动战甲,按下新安装的按钮。三秒后,通讯频道接通:"测试?"裴御沉的声音传来。
"验证响应速度。"她环顾四周,"你在哪?"
"两点钟方向,300米。"
她转身,看到他的战甲从机库方向升空,推进器划出湛蓝轨迹。两套战甲的hud自动同步,共享了视野和战术数据。
"协同瞄准测试。"她锁定远处的靶标,"三、二、一——"
两发脉冲炮同时命中目标,着弹点误差不超过5厘米。
"漂亮!"她忍不住赞叹,"数据互通比想象中顺畅。"
"嗯。"裴御沉检查着数据流,"但能源共享还需要调整。"
"下次测试加入实战环境?"
"先完善系统日志。"他的战甲转身离去,"晚上交测试报告。"
公寓里,晏临晞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着设计图。裴御沉端着两杯咖啡走来,在她身旁坐下。
"第七传导线路的问题,我有个想法。"她指着图纸,"如果用交叉冗余设计..."
他接过笔,在图纸上添加几道线条:"增加缓冲模块,但会占用3%的能源空间。"
"值得。"她凑近查看,"实战中稳定性更重要。"
两人的讨论持续到深夜,设计图被修改得密密麻麻。当时钟指向23:00时,裴御沉收起图纸:"明天继续。"
"等等。"她拉住他的手腕,"还有个问题。"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