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1)

(' “陛下,臣觉得有些头晕。想先回去休息,求陛下恩准” 赵赫对他倒是轻言细语 “那便好生休养” 楚珏出到殿外,远远见着侍卫抬着白布包裹好的郑七,胃里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便吐了出来。 妒忌 “几日了?” 崔开被问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恭谨的应道 “陛下,已经五日了” 赵赫一摔手中折子,察觉到一侧伺候的崔开浑身抖了一下。 “朕这么吓人么?” “陛下天威,谁人不畏” “哼,这不现成有个不畏的!同朕赌气!” “小侯爷应当确实身子不适,岂敢是同陛下赌气。” 赵赫不满的哼了一声 “少来!为了个奴才和朕赌气,他是真有本事!” “陛下可要召见?” “不见!” 当夜,乐安侯府 赵赫一把推开楚珏的卧房的门,崔开忙不迭的在门外头合上门。 楚珏一下子从桌前的椅子上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跪便被赵赫一把抱起,扔到床上。 赵赫也顺势坐在床上,右手捏着对方的脖颈用了些力道揉捏——好像逮住一只不听话的猫。 “小侯爷身子还不见好么?朕担心的很呐~” “臣臣好多了,明日本来想着进宫面圣来着” “呵——” 对方分明是睁眼说瞎话,都五日不见了。若自己不来,第六日怕是也不会来,第七日也不会来——赵赫就是不舍得继续怪他,怕再吓到他——他前几日没打没罚,都能将人吓到。 “既然好多了,就别将养着了~该干活儿了~” 尽兴之后,赵赫点着楚珏的鼻尖,轻声的说 “朕从前觉得你娇憨有几分假,而今看来倒是朕走了眼。” “为何?” “没人傻到敢和朕置气。让朕哄,你是头一个—~” 没人不是万般讨好他——楚珏不过是许多讨好他的人里,得他青眼的其中之一,本来没什么不同。 楚珏对那个小太监的妇人之仁,竟然让他心生怜惜——不知道是因为朝堂风云诡谲难得一见良善这种东西,还是对方身上良善让他感觉到对方柔软无害。 楚珏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搂住赵赫的脖子,把脸讨好的埋了进去。 楚珏觉得,自己那日失态,再也求不回赵赫了——那日的事,他也看明白了,赵赫再恩宠他也不会忘记自己是皇帝,需要他规矩,需要他敬畏 苦思冥想了几日该怎么谢罪,不知怎么就阴差阳错的得了对方的原谅——总之,他忙不迭要抓住。 “臣那日是真的吓到了。” “你真娇气,朕又没罚你~” “可臣知错了。往后会规规矩矩的侍奉您。” “朕疼你,你不需要规矩。朕的寝殿,自此随意出入!” 次日,晨起。 崔开推门进来伺候,赵赫笑着对崔开使了个眼色,崔开了然,单膝跪在了楚珏面前 “奴婢伺候小侯爷着靴” “不必,不必” 楚珏连忙拦下了崔开,有些不知所措的望向赵赫,赵赫只是笑了笑说了句“无妨的”。 寝殿随意进出,也不是赵赫一时意乱情迷的虚言,他真的不再需要通禀便可进入。 日子久了,他同赵赫谈话也越来越随意,不必如履薄冰的讨好,赵赫也会待他极好。 “陛下为何不用方焱?” “你何时对政事感兴趣了?” “我不感兴趣。只是他天天在府上骂我的不战而降害他有志难酬!! 陛下能赏他个差事,最好难些,免得他闲的天天骂我!” “只要他还骂你一句,朕便不肯用他” 赵赫已经是宠他到极点了,但是赵赫的宠爱是绝对不沾染任何政事的,按照赵赫的话来说“朕不能让你祸国殃民~” “您才不会因他骂我而不用他呢,但是,陛下不用肯定有不用的道理” 楚珏很轻松的便不再继续纠结这件事。赵赫却笑了,继而和他好声好气的说 “你俩皆是楚国归降的外臣,而今,你为他向朕求带兵之权不合适。今后别再提了” “哼,我是外臣,帷帐中怎不见陛下拿我当外人~半分不肯客气~” “崔开还在呢,你不知羞啊” 崔开的头也是懂事的低下。 崔开故意杖杀郑七这事,足够让楚珏不喜欢他。 何况,崔开也从不会像其他的奴婢一样讨好他——楚珏知道,他和崔开应当是相互不喜。 可是崔开不喜欢他,也得受着!谁让赵赫喜欢他呢~ 楚珏随意的说道 “崔公公是阉人,又不晓人事,听了也不怕什么~” 赵赫皱眉 ', ' ')(' “啧”了一声 “你还欺负起朕的人来了!” “哪里欺负他了~” 崔开双手交叠在小腹前,将自己的右手拇指的指甲都嵌进了左手掌心的肉里,随即又缓缓展开 “侯爷说得是,算不得欺负奴婢” 赵赫看了一眼面上风平浪静的崔开,摆摆手 “先下去吧” “是,奴婢告退” 崔开离开后,赵赫一把揪过楚珏 “你怎么就容不得崔开呢?” 楚珏又不能说是为了冤死的郑七,只是撅着嘴回应 “因为陛下待他好,我就不喜欢” “嫉妒?” “嗯” 赵赫觉得无可奈何的捏了捏楚珏的脸 “朕待你和待他能一样么” “可陛下如今为着他在责问我” “没有责问——只是,朕的前臣后妃多少人,你妒忌得过来嘛~” 是啊,他明知妒忌不过来,可这心里怎么还有些难受。 伐楚 大昭二十年,除夕前。 赵赫意欲次年初春伐楚。 止戈不到两年,再兴刀兵,而且是要征伐楚国——盘踞在南方的一条巨蟒。 群臣意见不和,各自为了利益派系而谏言。 太子为首部分臣子主和——“楚国而今在南方很是安分,不宜无故动刀兵,生灵涂炭。” 萧林为首的部分臣子主战——“此战赢了便是天下大定,自然该速战速决” 周玄为首部分臣子折中提议,晚几年再战——“与民休养多几年,兵源与粮草都更有底气,届时能速战速决最好,若不能便是与楚国拉锯也容易。” 不出所料,楚珏红着眼来见他,赵赫先发制人。 “朕意已决,免开尊口”。 赵赫做得决定,没人可以推翻。楚珏好似脱线的木偶一般跪坐在地上。 战与不战既定,而后便是“点将”。 将军们都心知肚明,若想飞黄腾达,再不会有比这次更好机会了——此定鼎天下之战,是大昭前后两代君王的宏愿,更是当今天子朝思暮想、志在必得的一战! 若能在这场战争中立功,不但是封赏深厚,更是格外能得陛下青眼,自此平步青云。 统帅之位毋庸置疑,是众将军嫉妒“天生富贵命”,却也不得不服气的萧林——承恩深厚,战无不胜。 第二位是长信侯的独子梁京——勋贵之家,骁勇善战。 之后的陆续几位皆为骁将,没有一位不是战场上让敌军胆颤的阎罗君。大半都是赵赫的嫡系——武川派将领。 毫无疑问,此次武川精锐尽出——有人说,最后一战,这是赵赫要给自己的嫡系军队再贴一层金。 有人说,武川将领乃是赵赫嫡系,君王已经疑心萧林的忠心和战功彪炳,要用自己的嫡系将军牵制萧林。 萧林出征前几日,楚珏去萧林府上,只片刻便不欢而散。 这件事楚珏没有瞒过赵赫,或者说,楚珏也没有想瞒赵赫。 “你居然会去见萧林?” 楚珏这几日神情都恹恹的,眼尾的红晕总也消不掉。 “臣知道陛下能胜,将军们能胜。 可陛下的将军们多是屠城灭族的阎罗王,臣臣想求他稍微善待臣的亲族一二” 灭楚,是赵赫思虑再三做的决定,绝非仅仅为了“一统天下”的沽名钓誉。所有的因素他都考虑了,唯独楚珏未曾顾虑——许是欢好太久了,忘记了他是楚人,是曾经的襄阳王。许是,即便考虑了,也不会动摇半分。 自己这次是要灭掉他出生长大的国家,要俘虏的是他的亲族。 “朕会令萧林不伤你亲族,不必过于担忧” “楚璋无能,断不敢染指大昭。陛下,可能和谈?” 赵赫眼中杀气聚敛,锋利而凛寒,继而说道 “和谈之后呢?难道楚国公卿都如你一般封侯么?你当旁人都和你一副心肠?没几人肯安分称臣!不如快刀斩乱麻!” “可百姓——” “一将功成万骨枯!此一战后,天下大定,不好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