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汇报!(2 / 2)

“好,说得好。”姜部长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也变得更加认真,“李峰同志,刚才在车间,人多嘈杂,你只是提了一个概念”。

“现在,我想请你详细地给我们讲一讲,你构想中的那个‘数字化智能生产线’那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郑国维也立刻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峰的身上。

李峰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有力。

“部长,各位领导,要理解计算机控制,我们首先要明白它和现在继电器控制的根本区别。”

“现在的机械程序,就像是写好的一本乐谱,生产线按照乐谱演奏,从头到尾,一个音符都不会错,但它也只会演奏这一首曲子。如果我们要换一首,比如从生产茶杯切换到生产盘子,就需要停机,由技术工人费大量时间去调整机械结构、更换模具、重设继电器逻辑,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

这个比喻十分生动,姜部长和郑国维都听得连连点头。

“而计算机控制系统,则相当于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他手里有无数的乐谱。”

李峰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他已经看到了那个未来。

“我们只需要将生产不同产品的参数,比如泥胚的厚度、旋转的速度、干燥的温度和时间、釉料的配比等等,全部编成不同的程序,存入计算机。”

“当我们需要更换产品时,操作员不再需要去拧螺丝、换齿轮,他只需要在控制室里,敲几下键盘,选择‘盘子’的生产程序,点击运行”。

“中央计算机会立刻向生产线上每一个节点的控制器发出指令”。

“传送带的速度会自动调整,机械臂的抓取角度和力度会瞬间改变,干燥窑的温度曲线会按照新程序开始升温……可能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整条生产线就能无缝切换,开始生产全新的产品。”

“这,就是柔性生产。”

“不仅如此,”李峰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概念,“计算机还能做得更多。我们可以在每个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实时收集生产数据,比如产品的合格率、设备的耗电量、原料的损耗率等等。这些海量的数据汇集到计算机里,系统可以通过算法进行分析,找出最优的生产参数组合。”

“它会告诉我们,是不是把窑温再提高两度,合格率就能上升百分之零点一?是不是把搅拌泥浆的时间缩短五秒,既不影响质量又能节省电费?”

“它能帮助我们进行生产优化,把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压到极致!这对于我们国家目前资源紧张的状况来说,意义非凡!”

寂静。

整个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朱红杰和吴青张大了嘴巴,他们被李峰描绘的这幅场景彻底惊呆了。这……这哪里还是工厂?这简直就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

郑国维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的脑海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如果,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开来,那对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将是何等巨大的一次飞跃!

姜部长紧紧地抿着嘴唇,他放在桌上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他一辈子都在和数据打交道,和成本核算打交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峰所说的这一切,背后蕴含着多么恐怖的能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业哲学,是对生产力的一次彻底解放!

良久,姜部长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看着李峰,眼神复杂到了极点,仿佛在看一个来自未来的使者。

他知道了,李峰此时不是在画大饼,不是在空想。他是有着坚实的技术储备和清晰的实施路径!

“好!好!好!”

姜部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目光如炬地看着李峰,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李峰同志!你什么都不要管!钱的问题,政策的问题,人的问题,我来给你解决!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

“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

“我,还有整个轻工业部,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你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我等着看,看你亲手把这个未来的工厂,变成现实!”。

“现在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个项目搞出来”。

李峰此时当然知道姜部长所说的项目是什么,于是李峰这时候直接就站了起来,随后他挺直了身体然后他对着姜部长大声保证道。

“保证完成任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