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李峰这个年轻人多大了?(2 / 2)

听到这句话,郑国维的心猛地一颤。他抬起头,迎上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深邃眼眸,心中最后的一丝忐忑,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下来。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汇报,更是一次考验,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郑国维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那份已经被他在小车上翻得有些卷边的报告,双手递了上去。

一名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接过报告,轻轻地放在了李先生的桌上。

但他并没有去看报告,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郑国维,等待着他的讲述。

郑国维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喉咙,整理了一下脑海中早已演练了无数遍的思绪。

“先生,姜部长,我汇报的题目是《关于以五星陶瓷厂为试点,打造我国轻工业自动化生产样板工程的可行性报告》。”

他的开场白有些生硬,带着机关里惯有的腔调。

但很快,当他开始讲述五星陶瓷厂一期技改的成果,讲述那个名叫李峰的年轻人如何用匪夷所思的技术和魄力,将一个传统手工艺的老厂,改造成一个日产万件的现代化工厂时,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流畅,情绪也逐渐饱满起来。

“……一期技改的成功和二期工程的现代化应用,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工业与新技术结合的巨大潜力”。

“但是,李峰同志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提出了一个更大胆,也更具前瞻性的构想,那就是二期,乃至三期、四期的整体规划!”

郑国维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仿佛不是在汇报工作,而是在分享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发现。

“李峰同志的构想核心,是‘全产业链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他计划在二期工程中,大幅度改变一期工程的生产线,引入由他亲自设计的,由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统一调度的全自动生产线!从泥料的配比、练泥、拉坯、上釉,到烧制、质检、贴、包装,全部由机器完成!”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报告里的每一个字,李峰当初描绘的每一个场景,都让他深信不疑。

“这……这意味着什么?”郑国维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颤音,“这意味着我们的生产效率将呈几何倍数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合格率将无限接近百分之百!这将彻底解决我们轻工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顽疾!”

“不仅如此!”他越说越激动,干脆站了起来,走到办公室中间,用手比划着,“李峰同志的规划”。

“不止于一个工厂!他的目标,是以陶瓷厂为核心,向上游延伸,建立自动化的原料开采和精加工基地,向下游延伸,建立我们自己的设计、包装、物流和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不受任何人掣肘的,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陶瓷工业体系!”

“他的最终目的,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质量最好、技术最先进的日用和功能性的陶瓷产品,去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去和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竞争,为我们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郑国维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回荡。

姜部长坐在沙发上,看着意气风发的郑国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更有激情和担当。

而李先生,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那个姿势,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沙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他的目光深邃如海,看不出喜怒,但那份专注,却让郑国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郑国维一口气将整个规划的核心内容、技术难点、预期效益以及所需要的政策支持,全部倾泻而出。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双腿也有些微微发软。

整个汇报,耗时将近半个小时。

他重新站直身体,深鞠一躬。

“先生,姜部长,我的汇报完了。”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这沉默,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让郑国维感到紧张。他甚至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过了许久,李先生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片沉寂。

“这个叫李峰的年轻人,今年多大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