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荣耀,王玲居然把战袍给带来(1 / 2)

第140章138.荣耀,王玲居然把战袍给带来

合影结束后,叶柯就被柏林电视台的记者拦住,

对方举著话筒,身后跟著扛摄像机的团队,翻译快步上前:“叶导,能借十分钟做个专访吗?我们想聊聊《小偷家族》里的『家”。”

叶柯看了眼腕錶,朝王玲递了个眼色,示意她们稍微等一下。

而后,叶柯则跟著记者走到休息室旁的採访区,背景板上还印著柏林电影节的l0g0。

“您觉得,《小偷家族》里的“偷”,是错的吗?”想不到这个记者第一个问题就带著尖锐。

看著镜头,叶柯笑了笑:“您有没有过这种时候,那就是等你饿极了,看到別人桌上的麵包会眼馋。

冷极了,想把別人晾看的围幣揣进怀里。

其实他们偷的不是东西,是活下去的念想。”

翻译刚说完,记者想了下,就继续提问:“可他们毕竟没有血缘,这种『凑出来的家』,真的能算家吗?”

叶柯笑了笑,反问道:“知道天上的云吧,它们聚在一块儿是云,散开了是雾,可本质上都是水。

血缘就像容器,有的是瓷碗,有的是玻璃罐,但装的『爱』是一样的。”

他想起拍电影时,在剧组里他们几个人確实有那种除情亲外,特殊的国人传统,尊老爱幼。

所以这部电影,叶柯觉得可以用另一个角度去深看。

记者被逗笑了,翻了页笔记本:“罗兰·艾默里奇说,您镜头里的普通人比超级英雄有力量。您认同吗?”

“那就看是哪种力量了,毕竟超级英雄可以拯救世界。”

幽默的耸肩,隨后叶柯认真道:“可普通人呢?他们在拯救彼此。就像电影里的王玲饰演的角色,明明自己都快饿死了,还把偷来的便当塞给羊紫。

而张义山寧愿被抓,也要护著妹妹。

只能说这种『小力量』聚在一块儿,比飞船撞地球更动人———“

採访快结束时,记者忽然提起《孔雀》:“顾常卫导演的电影里,姐姐的梦想碎了。

您的电影里,一群被拋弃的人却拼出了家。这两种『不完美”,有什么不同?”

叶柯想了想,道:“《孔雀》像冬天的树,枝极光禿禿的,却著劲儿想开。

《小偷家族》像墙角的草,被人踩了无数次,却还是往一块儿长。说到底,都是在跟生活较劲,只是姿势不同。”

走出採访区时,正好撞见顾常卫和张靖初。

“刚看你接受採访,说得真透彻。”

顾常卫笑道:“记者问《孔雀》和《小偷家族》的区別,我可答不出这么妙的比喻。

务“顾导过奖了。”

叶柯谦虚说道:“您那姐姐放鸽子的镜头才是真的绝。好比那梦想飞了,可手还举著。”

原本安静站在一旁,张靖初也忍不住笑道::“刚才听您说『云聚云散都是水”,回去得记下来,下次採访用得上。”

叶柯笑了:“要是不嫌弃,回头把剧本里的台词抄给你咯。”

几句寒暄后,叶柯与他们道別,与王玲他们一同回到酒店里,毕竟接下来就是在柏林首映了。

2月15日,柏林这边的雪还没化透。

叶柯站在后台,对著镜子理了理西装领口。

“紧张吗?”

王玲静静看著,“刚才看你在化妆间转了三圈了。”

叶柯露出一抹笑意:“我能说不紧张么,不过已经来过一次了,至少会比第一次情况要好一些。”

听到这话,王玲脸上浮现笑容,知道叶柯这不算特別紧张,至少对比他们这些人来说要轻鬆一些·

下午三点,影厅入口的电子屏跳成“《小偷家族》一一首映场”。

影厅暗下来时,叶柯大致粗略的望去,那1200个席位,几乎是座无虚席。

前排是评审团成员,罗兰·艾默里奇手里转著钢笔,中间是各国媒体,后排坐著自发来的观眾们。

影片很快开始,首先看到是张义山出场,偷麵包被追得钻进巷子。

而苇青举著拐杖“啪”地敲在店主腿上,喊“小兔崽子跑快点”时,影厅里爆发出第一场笑—

有德国观眾听不懂台词,却被苇青那副“护续子”的凶样逗得拍大腿,旁边的翻译笑得直打磕巴。

笑声在羊紫第一次喊“妈妈”时臭然而止。

大荧幕上的王玲愣在原地,手悬在半空没敢碰孩子的头,影厅里静得能听见有人撕纸巾的声音。

叶柯眼角余光警见斜前方,一位戴眼镜的女评委好像是情感到位了,忍不住想要擦眼泪。

叶柯记得这个镜头是补拍的,当时王玲说“演不出那种不敢信”。

所以最后叶柯让她想想“突然捡到宝,怕摔了又怕飞了”的感觉,没想到此刻在柏林戳中了人心。

最震撼的是海边烟那场戏,

六个没有血缘的人挤在礁石上,谁都没说话,只有烟在头顶炸开,光映在每个人脸上,忽明忽暗。

而此刻影厅里开始有细碎的抽泣声,从后排传到前排,像水波一样漫开很快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时,掌声雷动。

叶柯带著眾人起身鞠躬,刚要说话,就被个法国记者抢了先:“为什么让他们“偷?不能找份正经工作吗?”

叶柯还没开口,苇青突然举了手,翻译赶紧凑过去。

苇青指著大屏幕上定格的画面,那是她把偷来的围幣围在羊紫脖子上。

苇青慢悠悠说:“正经工作要是好找,谁愿意做贼?

就比如有人为了给娃治病,半夜去地里偷过萝卜,那不是坏,是没法子。”

全场静了两秒,隨即爆发出更响的掌声。

罗兰·艾默里奇举著话筒站起来:“叶柯,你演的父亲在海边说『我们不是好人”,

可我看到最后,觉得你们比谁都乾净。

这是故意的吗?”

“就像雪,看著白,其实里面裹著灰,可太阳一晒,化了都是水。人也一样,哪有绝对的好坏?不过是在难处里,儘量別把心冻硬了。”叶柯笑著回答。

想起拍那场戏时,叶柯对著镜子不停的练习,既要演出底层人的卑微,又要藏著对孩子的疼。

张义山突然被点到名,记者问他“偷麵包时被苇青护著,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奶奶”。

张义山挠著头说:“拍的时候奶奶总给我塞,说『演坏人也得有良心”。我觉得祥太不是坏,是想让妹妹有口饭吃。”

羊紫在旁边补充:“他拍淋雨戏时,偷偷把伞往我这边挪,跟戏里一样傻。”

这时有个德国老太太著叶柯的手哭,说自己丈夫早逝,看苇青偷偷藏钱的样子,想起了去世的婆婆。

叶柯把苇青拉过来,老人家虽然听不懂,却拍著老太太的背。

顾常卫带著《孔雀》剧组的人也来了。

看完电影的张靖初,忍不住夸道:“这个细节比台词厉害,筷子碰在一起的声音,比喊『家人』还亲。”

只是现在的叶柯无暇顾虑到他们,因为他现在身边被一群人围著,听著不同语言的讚嘆。

而结束电影首映礼,外面已经是夜色渐浓,电影宫的灯次第亮起。

叶柯掏出手机,给国內的韩三屏发消息:“在柏林首映完美结束—”

首映第二天清晨,叶柯被手机震醒时,柏林的天刚蒙蒙亮。

他刚坐起身,王玲就端著咖啡进来:“媒体场刊评分已经出来了,7.8分,在今年入围片里排第三。”

显然王玲很早就起来了,这份媒体场刊评分,《小偷家族》的“情感共鸣”项几乎顶到了满分。

影评人说,苇青饰演的奶奶藏果的镜头,是今年最『甜』的泪点。”

《好莱坞报导》用“冰面下的暖流”形容影片,说叶柯“把偷窃拍得像馈赠”,给了4星(满分5星)。

法国《电影手册》则更关注镜头语言,尤其喜欢“海边烟”那场戏。

“黑暗里的光忽明忽暗,像极了他们隨时会散的家”,评分3.5星。

当然有讚誉,就会有爭议声音。

也有媒体觉得“温情过度”。

德国《明镜周刊》就说“忽略了底层犯罪的根源”

看到这条时,叶柯忍不住笑道:“我们拍的是人心,又不是法庭判决。

虽然有讚誉和爭议,但电影节排片表刚更新,《小偷家族》的首场媒体场就宣告售馨。

组委会临时加了两场,分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结果开售后十分钟,票又没了。

叶柯去看第二场放映时,在影厅后排发现了熟面孔,是罗兰·艾默里奇居然戴著棒球帽混在观眾里。

散场后他特意拦住叶柯,用中文说:“我让助理抢了三次票,终於看到了。这电影该拿奖,比我的飞船更有『穿透力”。”

叶柯倒是笑著说道:“谢谢你的喜欢,但我觉得你那艘飞船同样具有魔力。”

在看过两次电影播放场景,叶柯他们开始等待最终奖项通知。

相对於剧组的人表面上该吃吃该睡睡,却都在不经意间透著紧张。

王玲更是忍不住查了歷年获奖名单,发现家庭题材的影片拿“评审团大奖”的概率最高,却在叶柯面前装轻鬆:“就算没得奖,能让这么多人看到咱的故事,就值了。”

“是么。”

叶柯反问了句,可房间內的电话很是时宜响起了。

听到电话突然响起,房间內眾人几乎是闭住呼吸。

叶柯则是快速接起来电话,毕竟凡事都要有经歷,比如接到参加闭幕式电话。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叶柯边说边笑,最后掛掉手里的电话。

见眾人齐齐看向自己,叶柯轻咳了一声:“看什么,准备换衣服吧!”

“哦豁!”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张义山和羊紫,两人恨不得在房间內狂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