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193.我曹,被忽悠了(1 / 2)

第195章193.我曹,被忽悠了

其实在《无双》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尽,不少业內人士对叶柯下一步动向的猜测已经甚囂尘上。

是趁热打铁再推一部商业巨製,还是回归他赖以成名的文艺片领域?

几乎是无数双眼睛紧盯著藤蔓传媒,各种项目邀约和合作意向书几乎要堆满温情的办公桌。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叶柯的下一部作品似乎已悄然落定,並且以一种超乎想像的速度通过了相关审核流程。

当《寄生虫》立项备案通过的消息在小范围內流传开来时,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这究竟是个什么项目。

直到有心人查阅了备案摘要,看到了阶层差异、贫富寓言、黑色幽默等关键词,以及编剧和导演栏后那个的名字叶柯。

几乎可以说是,圈內但凡有过关注的人,都忍不住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了。

这似乎—

又是叶柯的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吧?

而且,这过审速度也太快了吧?

没等人们细细品味这其中意味,那边速度快的人,已经准备亲自登门拜访了。

如之前一样,此时的叶柯正在藤蔓与核心团队討论《寄生虫》的前期筹备和细节。

外面的小周轻轻敲门进来,低声道:“叶董,中影的韩董来了。”

会议室內短暂安静了一下。

中影的韩董,亲自不请自来,这分量可不一般。

只是听到这话,在场眾人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就连叶柯也是像早有预料,嘴角微扬:“请韩董到我的办公室稍坐,就说我马上过去。”

隨后叶柯对在场眾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起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推开门,只见韩三屏正背著手,欣赏著墙上掛著的《无双》国际版概念海报,听到动静,转过身来,脸上带著爽朗的笑容。

“恭喜啊!《无双》大获成功,登顶影史,真是给咱们国人电影人长脸了!”老话重提的韩三屏主动伸出手,用力地和叶柯握了握手。

“韩董您过奖了,运气好,离不开中影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知道这是在等著自己,所以叶柯只是笑著,引韩三屏到沙发就坐,亲自湖茶。

“,別谦虚,別人或许是,但你叶柯这可不是运气,是实力!”

韩三屏一摆手,语气篤定,“从《入师》那种静水流深、探討生命尊严的片子,让全世界看到东方哲学的独特美感到《小偷家族》那种细腻入微、洞察底层冷暖的故事。

再到《新世界》的商业探索,黑帮臥底的悲情宿命拍得盪气迴肠,票房口碑双丰收。

还有这次的《无双》,剧本之精妙、类型完成度之高,直接打破了那艘大船十年的纪录!”

韩三屏如数家珍,语气愈发感慨:“叶柯啊,你这几年走过的路,简直是给国內电影趟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文艺片,你能拿到最高的艺术荣誉。

想不到商业片,你能征服最广大的市场观眾。

这不仅仅是运气,这是绝对的实力体现!

现在你要拍什么,我韩三屏就认什么!”

这番毫不吝嗇的盛讚,出自这位执国內电影牛耳的大佬之口,分量极重。

当然,最重的应该是最后那句话吧。

看穿一切的叶柯,只是保持著谦逊的微笑:“韩董您太抬爱了,我只是尽力把每个故事讲好。

“哈哈,好一个尽力讲好故事!”

韩三屏笑声中不免有些感慨,“现在多少人忘了电影最根本的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啊。”

“对了。”

他话锋一转,切入正题,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为正式,“我听说你的新项目《寄生虫》

已经过审了?动作可真够快的!”

“刚通过不久,一个关於当下社会的故事,还想做一些新的尝试。”叶柯平和地回答。

“好好好!新尝试好!”

韩三屏连连点头,眼神热切,“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这次《寄生虫》,中影希望能继续投资。

条件你开,排期、资源、发行,中影全力配合!只要是你叶柯的项目,我中影就跟定了!”

这就是韩三屏的风格,看准了,就毫不犹豫,全力支持。

他今天亲自前来,根本不需要叶柯去递本子、做路演、寻求投资,而是直接表达了最强烈的合作意愿,甚至带著一种生怕错过的急切。

毕竟数来数去,韩三屏发现中影这几年跟叶柯合作的项目才是最赚钱的,至於亏本的生意,在中影那边简直不要太多.

叶柯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感谢韩董和中影的信任。《寄生虫》这个项目,確实有些不一样。

它可能没有那么强的商业娱乐性,更多的是想做一些社会观察和人性挖掘,甚至带点荒诞和黑色幽默,衝击奖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他这是在提前管理预期,毕竟中影这样的巨头,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都是需要考虑的。

“冲奖?那好啊—·!”

不说还好,可要是这么说,那韩三屏闻言,却大手一挥,显得毫不在意:“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要说,正是因为你总有新的想法和追求,你的电影才始终保持著活力和高度!

商业成功我们要,艺术探索我们同样支持!中影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也肩负著推动国內的电影艺术发展的责任。

你的电影,无论是商业巨製还是艺术佳作,都能代表国內电影的最高水准走向世界,这就是最大的价值和回报!”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叶柯:“更何况,以你现在的號召力,“叶柯作品”这四个字本身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

我相信,就凭著这,那也能吸引大量观眾走进影院。

退一万步讲,哪怕只是在国际上为华语电影再拿回一座重量级奖盃,其带来的长远影响和品牌提升,也远远超过单纯的经济收益。”

这番话格局宏大,简直是如此的厚反正是”,说到了叶柯的心坎里,其实他们从確定要拍,就有打算继续拉扯中影这样拥有强大资源和渠道的伙伴。

“既然韩董如此信任,那我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

也不继续扯嘴皮,叶柯放下茶杯,神色认真起来,“《寄生虫》的製作成本我会严格控制,而创作上我还是需要最大的自由度和支持。尤其是后续参加国际电影节.—

“没问题!”

韩三屏一口答应,“创作上的问题,我们中影依旧会尊重你!中影只负责支持和服务,绝不干涉其它事情。”

隨即两人相视一笑,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所以是一种基於高度信任和共同目標的默契已然达成。

接下来的谈话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从预算比例、拍摄周期,到可能的取景地、演员阵容的搭配,以及更长远的上映策略和电影节规划。

韩三屏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度和决策效率,许多细节当场就能拍板,充分显示了对叶柯无条件的支持。

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办公室內茶香,气氛热烈而融洽。

之后送走心满意足的韩三屏后,叶柯独自站在落地窗前,望著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

其实中影的鼎力支持,对於《寄生虫》来说,更多除了资金外,是那种可以扫清许多潜在的障碍—

叶柯转身回到办公桌前,目光落在《寄生虫》那厚厚的、已经布满批註的剧本上。

几乎剧本里每一个细节,他都是反覆推敲。

除了剧本重要性,那就是演员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明星,更是能精准理解角色內核、能演出那种复杂层次感和微妙情绪,同时也是需要他们精准把握那种在生活化表演下的戏剧张力与复杂人性。

苏有鹏、宋家·

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他们的特质与剧本中的角色逐渐產生勾连。

深吸一口气,叶柯拿起红笔,再次沉浸到《寄生虫》的剧本世界之中。

其实他心中也有不少合適的演员倾向“这个朴太太的角色,你可以试试。”

坐在椅子上的叶柯,將面前的剧本递给对面的宋家,“那种养尊处优下的空虚、偽善的善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