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向周易赎罪的时候到了(2 / 2)
钱江也能理解。
毕竟周易在他看来虽然懂商业也知道怎么对专辑妥协,但骨子里毕竟还是个有追求的音乐人。以前英文一专收录广告曲那是因为必须借光才行,所以他妥协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周易功成名就,说玄乎一点那就是神火都已经在去年被点燃了,今年这张《25》就是奔着让神火燃烧到更加旺盛去的,纯商业性质的广告曲自然会被摈弃。
“……整体上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我觉得还是得加一个环节。”
“什么环节?”
钱江顿时来了精神。
世人都说他是营销大师,可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他只是站在台前为真正的营销大师遮风挡雨的大伞罢了。
“贩卖赎罪券的环节。”
合上文件夹,将它放回茶几上的周易竖起食指:“把去年我在美国中枪的遭遇偷换一下概念,然后扩大成为美国人欠我一张赎罪券,购买我的新专辑就是购买赎罪券向我道歉……”
“?”
“美国是一个宗教氛围很有市场的国度,这一点毋庸置疑……”
利用宗教色彩来营销造势,欧美乐坛历史上并非罕见,尤其是那些福音歌曲、福音专辑的歌手、创作者,个个都是玩此道的老手。
但敢像周易这样直接营销赎罪券的,全球就此一家了。
偏偏气氛就烘托到这里了,真要这么营销也说不出什么毛病——
就问你周易是不是在美国的大学土地上发表进步宣言,然后被美国本土的枪手给开枪射击差点去见耶和华了吧。
正是因为主的保佑才让周易仅仅只是受伤了一只耳朵——哦不对,这甚至连轻伤都算不上。
不死鸟神话的逻辑已经构成,就问你们这群美国信徒要不要掏钱赎罪?
“还有一点,欧美世界过去听我专辑盗版的人也很多,比正版多太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我被枪击了之后出的新专辑,他们是不是要买一张正版来支持一下,就当是为自己过去的听盗版行为买一张赎罪券……”
与许多人刻板印象不一样的是,欧美盗版音乐的市场同样很广泛——只不过碍于整体市场化、工业化水平摆在这里,所以正版市场还能支撑下去。
比如采样文化的诞生,实际上就是源自于一群黑bro穷到快当裤子了还要听音乐、做音乐而搞出来的。本来就没钱的他们上哪去买正版专辑?那不就全是批发的盗版。
等到出名了被正版找上门了,他们也都赚钱了,这才开始钱补票,并开始团结起来一步步为这个行为正名——由此,蓬勃发展了几十年,借着现代西方流行音乐类型已经发展到尽头的困境,这才让采样文化成为了乐坛正统。
美国本土这么大一个盗版市场,周易的专辑可同样是连续四年登顶榜首。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25》你们是不是该掏钱出来买一张正版当赎罪券了?
别说过了四年多快五年时间,你们连买一张《25》支持一下周易的钱都赚不到嗷?
周易那可是经由枪击案认证的不死鸟!
是神的化身!
他的音乐就是主向人间播撒的福音!
周易都被枪击了还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仍旧保持每年一张英文专辑的惯例,大度的原谅了美国市场,你们这群听盗版碟的是不是也该买张正版表示表示支持了?
不买的话你们的良心受得住吗?!
还能心安理得的去求主保佑吗?!
以后还能问心无愧的去做礼拜吗?!
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还能继续说出口吗?!
要知道周易可是在枪击案中真正受到了保佑的!
说白了,就是周星池未来那套“欠一张电影票”营销的美国变种威力加强版。
也就是《美人鱼》质量没跟上大众对周星池电影的期待,导致这一波营销过后其口碑被反噬——
但周易这张《25》可不一样。
《25》单论专辑质量而言可以在他目前的职业生涯排第二,作为英文五专而言远超去年的四专,甚至于是更前一年的三专,这不一下就物有所值了吗。
哦不对,应该说是物超所值!
“……”
听着听着,钱江肃然起敬——还得是你啊,阿易。
你们这群学法律的年轻人脑子就是好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