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林越峙只会和他吵架,这些都没有说过。

周唯实绞着手指,语气轻得听不清,“……谢谢,帮我谢谢他。”

“这种事,你自己去和他说更好嘛,老板不会乱来,他有分寸,”何小诗也放缓了声音,眨眨眼,“不要总是和他对着干。”

周唯实低头想了想,又点点头。

何小诗跟林越峙不一样,心肠好又善良,经常在他面前讲老板的好话,还告诉他怎样能让林越峙开心。

周唯实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我妈妈的医药费,还有李峥的赌债……现在一共欠了多少钱呢?”

何小诗起初不想说,但周唯实的眼神太诚恳。她在林氏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赌徒债奴,真正令人崩溃的从不是债台高筑的那一刻,而是雪山崩塌前日复一日的猜测惶恐。

“何助,您就告诉我多少算够吧,我肯定是要还给他的。”

周唯实语气仍温和,却透出一丝疲惫的坚持,“总这么猜来猜去也不是办法,我想有个底。”

何小诗沉默片刻,终于如实说出了那个数字。

“六百五十万。”

空气仿佛顿了一瞬。

周唯实怔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他强撑着笑了一下,语气依旧客气:“谢谢你啊,谢谢。”

之后何小诗帮周唯实换了消炎贴,又督促他吃了药,两个人呼吸了一会儿新鲜空气,何小诗接到电话说老板要开会,不会回来了,她送周唯实下山。

等周唯实收拾过东西,才突然发现那只钢笔连盒带已经不在桌子上。他愣了一下,下意识在桌角和沙发缝里扫了一遍,又勉强着跪在地上探手进去摸茶几下面。

都没有。

应该是被收走了,或者被随手丢在什么地方。他也不打算追着谁问,无人可问。

周唯实就是觉得有点可惜,丝滑弹锋的好钢笔,换个人都会握在手心好好珍惜,现在这一支就这么被随手塞进哪个角落,或许还会被扔进垃圾桶。他最近道歉的次数很多,但还是第一次对一支钢笔出现了歉意。

那支万宝龙真的很配alpha,笔身稳重,适合手掌宽大的男生。

要比他自己的手大一点,指骨腕骨都更有力一点。

他在付款时跟店员确认过可以退货——但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没见到褚啸臣,他还是把这只149留了下来。

周唯实惋惜了一瞬,他想,大概是惋惜他的一万多块。

然后拉开房门,离开了尘域。

第34章 起舞(已修)

芮塔湾作为南亚岛国的首都,比粤海更偏南,早上六点多天就亮得透白,太阳像被水洗过一般高悬在空中,毫不吝啬地洒下热浪。

这是第79届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会议(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abse 2305)召开的第四天,为期一周的交流已然过半。

周唯实在后台候场,脖子上挂着会议通行证,不断默背自己的演讲稿,领口隐隐沁出薄汗。

作为全世界最久负盛名的工程结构峰会,iabse与土木工程师学会年会、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国际通信大会以及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并称为全球工程技术领域四大“奥林匹斯之巅”——只有最卓越的成果、最杰出的头脑,才有资格在此一展锋芒。

iabse的这封邀请函无疑给整个粤海项目组都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不仅意味着粤海大桥的技术水准突破了国际门槛,进入了全球桥梁智能架构讨论的核心圈层。

作为专家组组长,修其原看周唯实太久没休假,怕他真干学术新星英年早逝的大新闻来,非常干脆地把周唯实和他绝无仅有的几套西装一起打包,送上了飞机。

本次iabse嘉宾包括东京工业大学“桥梁风振研究中心”主任prof. hiroshi yamazaki,欧洲智慧交通联盟首席顾问玛利亚·德维尔,以及“千桥一脑”计划总负责人王理恒等等,都是结构智能化领域的大牛,可以说是群星闪耀。

前面几位嘉宾的讲解内容大同小异,一家来自欧洲的大型设计所展示了他们与ai公司的合作模型,ppt页数极多却缺乏亮点,听众偶有小声交谈,也有人频频看表。

再之后是一家北美基建公司展示的“区域交通桥群协同管理系统”,语速平稳,内容中规中矩,偶尔引来几声掌声。

再然后就是——

“亚联盟粤-海跨海大桥项目负责人,远昌重工,林越峙。”

……好吧,修其原也没想到远昌那边会直接派小林总带队,不然喻星肯定扣住周唯实的护照,让修其原过去。

说实话,喻星每次叨叨这俩人有一腿,修哥都一笑了之,是一点儿不信的。修其原不比喻星,对于两性之事特别敏感,从直a修其原的角度来看,林越峙和周唯实只是正常同事啊,平时在项目上的交流也都点到为止,毫无逾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