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陈挽峥走过去,摸摸小男孩脑袋:“想看就大大方方的看,刚跑掉的两个是你同学吗?喊他们回来喝红豆汤。”

小男孩回头,挠挠后脑:“她们人呢?怎么跑了,她们不是我同学,她们很大了,没上学,是我们这里的绣娘。”

“绣娘?”陈挽峥和段晨同时出声。

宋于枫走过来,让小男孩把刚刚两位姑娘追回来,“你就说宋叔公不认识这是什么菜,不会做,让她们回来帮着做菜。”

小男孩跑远,陈挽峥问:“绣娘,现在还有绣娘吗?”

他曾听人说过,有一种“绣娘”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绣花的姑娘,而是一辈子不嫁人,以绣花为生的姑娘。

段晨也问:“是自梳女吗?我以前在澳门遇到过自梳女,她们盘起长发终身不嫁。”

宋于枫解释:“差不多,但也有区别,绣娘是她们的职业,如果不想嫁,当地的绣娘楼将是她们归宿,后一辈的绣娘会负责她们的晚年,若是遇到合适的,新郎官将要接受老一辈绣娘的考验,最后从绣娘楼出嫁,一般是身世可怜,家庭条件不好的才会做绣娘。”

不多时,小男孩带着两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返回,小姑娘低垂着头,头发盖住大半边脸,小声问有什么需要她们做的。

陈挽峥柔声说:“都淋雨了吧,先进去喝碗红豆汤吧。”

他们刚进屋,门外响起脚步声,岳临漳拎着个篮子停在大门口,“宋三叔,我能进来吗?”

宋于枫瞥了他一眼,哼了声:“来都来了,难不成赶你回去,你又不是那二狗。”

陈挽峥偷笑,“进来吧,带了什么好东西。”

段晨也跑过来看,“哇,西瓜,还有香瓜,番茄!”

“嗯,昨天帮别人修屋顶人家送的,家里人少,吃不动。”

陈挽峥接过篮子,“来得正好,刚好煮了红豆汤。”

那俩小姑娘见人多头垂的更低了,递到她们手上的红豆汤都不敢吃,一直放在桌上。

一群人围着大厅的圆桌坐着,桌上还放着宋于枫一早让人送过来的包子,满满一笼屉,段晨最不客气,一边吃包子一吃喝红豆汤,含糊道:“你们怎么都不吃啊,吃啊吃啊,吃完我去开西瓜。”

陈挽峥搅着碗里的红豆,说:“想起以前跟爷爷去一个村子看戏,那里西瓜特别大,大到一个人抱不动,他们把开西瓜切西瓜叫作‘杀西瓜’。”

啃着包子的小男孩一听,好奇地问:“为什么是杀呢?西瓜会死吗?会痛吗?”

陈挽峥:“我当时也问过相同的问题,有另一个比你更小的小朋友给过我答案,他说一刀进去西瓜会流血,所以叫‘杀’。”

几人都笑了起来,俩小姑娘低头笑得肩一耸一耸的,气氛瞬间活跃。

其他人都在笑着杀瓜的时候,岳临漳转头温柔的看着陈挽峥,陈挽峥没有扭头,甚至没分他一点点目光,但是他的手在桌低下很轻很轻的拉他衣摆,岳临漳低头,陈挽峥在桌上张下手掌,掌心躺着一颗果汁软糖。

岳临漳抬头,不动声色的去拿糖果,手刚触碰到陈挽峥手掌,被他稳稳捏住,连同糖果一起捏住。

桌上还在谈笑,陈挽峥又在讲另一个笑话,同时跟段晨讨论那个笑话的笑点,岳临漳另一只放在桌上的手舀着红豆汤。

没人有知道桌下他们的手共同捏着一颗糖果。

红豆汤喝完,岳临漳手被陈挽峥捏暖,段晨起身收碗时陈挽峥放开岳临漳的手,他顺利拿到那颗糖,将糖放进口袋,帮着收碗。

雨越下越大,所有人被困在宋家,陈挽峥上楼拿来相机,招呼大伙儿:“要拍照吗?我最近新到的镜头,专拍人相。”

这种事永远是段晨第一个响应:“要要要,等我先去换身衣服。”

小男孩也跟着喊要,宋于枫端着茶杯往外走,“你们年轻人玩,我去外面看看我的花。”

陈挽峥看向岳临漳:“临哥儿,我想帮你拍。”

没有问他想不想,是想帮他拍,想拍最好的他。

“好。”他温柔的回答。

最后问两个小姑娘,放在最后问是以为她们害羞,胆心,毕竟从进门开始她们始终没抬过头。

俩小姑娘一直没吭声,陈挽峥只好说:“好吧,等我技术再成熟一些再帮你们拍。”

其中一个小姑娘出声:“不、不是的,您……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不想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