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雌性。未成年。无毒。变温动物。

在刚刚接手这尾宠物蛇的那段时间,时闻也像余嘉嘉这样,看着它通体玄黑的鳞片与分叉呲溜的蛇信,一阵阵头皮发麻,鸡皮疙瘩往外冒。

但慢慢养得久了,就自然而然不那么怕了,甚至能面不改色地上手把玩。

朱莉脾气不坏,只要不在它吃小冻鼠的时候凑过去手贱,基本不会喷酸抖尾。

余嘉嘉至今不能理解时闻为什么要把它接回来。毕竟比起这类低互动、低陪伴的冷血爬宠,人类普遍更偏爱毛茸茸暖呼呼的猫狗。

时闻给出的理由,是自己工作时间不稳定,常常在外跑采访。蛇的喂食周期可以拉长到5-7天,甚至更长,无需日夜费心照料,彼此关系架构得比较合理稳定。

“照这么说,什么都不养岂不是更合理。”余嘉嘉对此深感无语,“就住隔壁,你无聊直接过去逗逗余淮南玩不好么,怎么非要养这种冷血玩意儿不可?又不像猫猫狗狗那样养得熟、养得出感情,缠在手里平白无故还得挨几口咬,图什么呀你。”

“那不养都养了。”时闻把朱莉的箱子从玄关搬进书房,没继续解释,只无可无不可地笑了笑,“它对我没感情,我单方面有嘛。咬就咬咯,又没什么,总不能这时候把它丢了。”

就这么随随便便寻了个借口,将这尾不讨人喜欢的小蛇留了下来。

*

早高峰过后,一辆银灰色suv从市中心驶入环城高速,平稳而快速地沿路向北。

天阴沉得厉害,风重重地贴着车身刮过,制造出潦草的噪音。

天气预报显示有40%的降雪概率,时闻仓促扫了眼远处的山脉,希望运气眷顾些。

一路疾驰至城北郊外,风景帧帧后退,入目逐渐荒芜。在介于与临城的交界处,转弯出收费口,轮胎碾过覆盖薄雪的柏油路,沿着斜坡向山上攀驶。

雁回山是远郊一处人迹寥寥的付费旅游景点。因不挨近城镇,景色庸常,是以开发程度较低。

刚开始一段路还算平缓易行,越往深处走,道路越发窄而湿滑。

大抵是景区人手不足,积雪得不到及时清理,加上时闻的车轮胎抓地力一般,行驶间颇为泥泞颠簸。

时闻开一辆中等价位的全地形越野。没换雪地胎。一是嫌麻烦,二是普通而言,日常城市内的驾驶场景,使用四季胎就足以应对。

从郁热的南方海港搬到安城将近六年,早已习惯在隆冬雪天开车出行。她对自己的技术还算自信,就是没想到年初开过的这段山路,入冬路况会急转直下,变得这么差。

一路注意修正方向盘,油门刹车都踩得轻手轻脚,拐弯上行几乎靠挪。

结果猝不及防,“砰”一声雪碎——

为了躲避一道灰扑扑横窜过去的、不知是蒙古兔还是果子狸的踪影,时闻下意识重踩了刹车。

suv不受控制地侧滑出去,防撞杠哐当直直撞上护栏,前轮陷入水渠处的雪坑,往前往后皆动弹不得。

“……不是吧。”

时闻被惯性甩向前又摔回来,心里暗道倒霉,第一时间熄火拉手刹,随后按亮双闪警示灯,穿好外套下车查看。

状况有点糟。

——或许不止有点。

陷车的位置比较险,在半山上,贴着护栏,贸然倒车绝不是个好主意。

她后车厢只有一把便携折叠铲,别无其它工具。以目前积雪的厚度及硬度看来,一个人刨雪倒车,够呛。

进入景区开了将近两公里,前后不见人影,连面对面会车都没有一次。看看时间,估计今天有计划进山的人都早已提前抵达了,路上找帮手也不可行。

时闻心里有些懊恼自己出门时的故意拖延。

不过懊恼归懊恼,实际解决问题倒一如既往地迅速。

上网搜到景区救援联系方式,把现场照片和gps定位发过去。听见对面那狠狠讹人的价格,她也不费心思多谈,直接一口价拜托对方尽快赶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也没闲着,拿着折叠铲哼哧哼哧清除轮胎周围的雪。时间能省一点是一点,聊胜于无。

大约这么过了十几分钟,终于听见陌生的引擎声从低至高逼近。

听声音,似乎还不止一两辆车。

时闻背对着来路,以为是景区救援人员到了,心里直犯嘀咕:就这么一辆小破越野,至于出动那么多人吗?眼见年终了,指着她这冤大头使劲薅,冲业绩呢是吧?

结果没好气一回头,停在眼前的,却是一列来势汹汹的豪车车队。

四辆路虎揽胜,中间护着一辆全黑轮毂的库里南。

时闻的车横挡着道,车队没有绕过她继续前行,反而训练有素地以相同间距停了下来。

库里南副驾门打开,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男性。高瘦,书生气,说话做事板板正正。之前打过几回照面,时闻认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