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2)

何为“妙招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还不就是张燕看到了他得胜的情况,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能和他媲美的妙招吗?但陛下觉得,妙招人人都能想,他吕布将来也不例外!

大不了,下一次他再找回场子来。

张辽刚被从牢中接出,就被吕布迎面递来了一封信:“文远,你且帮我看看那,这封信,还有没有要润色的地方。”

张辽一目十行地扫过,表情微妙:“……这信,威力甚大啊。”

还有什么好润色的,光靠着内容就够让人生气了。

收到信的人一定会觉得很惊喜的。

何况,这还是一封由吕布寄给董卓的信。

……

“义父在上——”

董卓拿着信的手一个哆嗦。

送信的信使就站在堂上,一脸泰然,或者说是期待地看着他。

表情是不是有意装出来的姑且两说,这心大的模样活脱脱就像吕布站在了他的面前,配合信上的“义父”二字,何止是翻倍的杀伤力。

他都已经不想管这个被人俘获的没用干儿子了,怎么还能收到他的来信?

总不能是他又脱困了吧?

董卓抱着这样的怀疑继续向下看,只见吕布在信中写道,黑山军中戍防不严,让他找到了寻机脱逃的机会,不仅自己走脱,还带走了二百军中弟兄。

“要这么说……这小子还不算一无是处。”董卓心中暗道。

若是吕布并未记恨他没派兵救援之事,仍愿为他效力,那他的凉州军中,也能空出个位置来,留给这位悍勇的武将。

可他这一闪而过的想法还只是个雏形,笑容就已经凝固在了脸上。

信中紧随其后的内容是:

我吕布好不容易逃出来,还有这二百兵马傍身,总得想办法向黑山贼讨债,再不济也得撤回洛阳,向义父复命。

可贼党把持渡口,于沿河北部建立数处岗哨,折返洛阳不易。

要么伺机夜袭,从黑山军中将剩余的并州兵卒救出,要么另起一路兵马,用以傍身。

嘿,你说巧不巧,打河内县的东边,还真来了一路兵马,领头的还是个废物。他吕布毫不犹豫,就把领头的打死了,把兵马弄到了自己手里。

听说这被打死的人叫做王匡,以前是何进大将军的部将,跟义父有矛盾,知道这事后他更放心了。义父莫气,我帮您报仇了。

但他之前因不够谨慎,败在了黑山贼的手里,现在也不想轻举妄动,又让这路新得的精兵折进去了,恳请义父不吝,给他一点支援。

董卓的牙齿磨了又磨,咬了又咬,终于还是忍不住拍案而起,爆发出了一声怒吼:“混账东西!”

吕布他被人俘虏了也就算了,怎么还能干出这样的蠢事来。

那邀功的语气,非但没让人觉得欣慰,反而有一阵无名火库库地往上冒。

这种无赖的言辞,更是让董卓大为光火。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太尉,我们将军……”

董卓愤怒地一把将信揉成了一团,向前两步,指着那信使便下令:“来人,将他给我拖出去——”

“太尉!”李儒急声打断了他的话,飞快地使了个眼色,让刚被人按倒的信使重新被松开,随后退了出去。

他捡起了一旁的求援信,扫了两眼,顿时明白董卓为何如此光火,但他又即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做的拦阻决定,并没有出错!

这个时候,杀了吕布派来的信使,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糕。

他转头,就见董卓已恼怒地坐了回去,愤然开口:“你拦我做什么,你也不看看吕布这厮干了什么!他杀了王匡,还搞得好像是为了我才杀了王匡!”

王匡的官职是他同意敕封的,是为了对外表现他的不计前仇。

可现在王匡死了,还是被他曾经认下的义子杀死的,别人会如何看这件事?

只会觉得是他董卓在借助吕布的手,铲除掉一个政敌!还有一个手握兵马、确实有些影响力的政敌。

他本打算让王匡和黑山贼狗咬狗,解决他的麻烦,却被吕布的横插一脚,变成了脏水泼在自己的身上。

就算他的第一反应是,吕布的这次动手,难保不是和黑山军结盟所为,吕布也只是被黑山军推出来顶锅的,可就冲着这句“义父在上”,他也解释不清楚啊。

“太尉息怒。”

“息怒?息不了这个怒!”董卓气得牙疼,“我之前也没收过义子,怎么没人告诉我,如果义子被敌军俘虏了,还要记得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