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三长也好、均田也罢,拓跋聿没有昏头到要因权争而废政。
倘若她是冯芷君......
新政过后,税赋上升,富国以后,除开鲜卑勋贵,第一刀会是哪儿呢......
齐国。
“我大魏兵制──”拓跋聿想明白后,眼瞳中露出某种兴奋的震颤,“以兵镇为主,部分鲜卑勋贵......南下伐齐还用的上他们。”
她竟然已经能看得到自己欲伐齐么?
“......所以你以为赫连归与乞伏丹江可用?”
“......都不可用。”
拓跋聿的回答更让冯芷君意外,既知这二人不可用,缘何还要举荐二人。
“鲜卑勋贵,能合用的,该是如慕容蓟这般,心向朝廷的。”一向沉静温良的人,而今让冯芷君不由心生提防:“孙儿愿为皇祖母驱驰,助皇祖母,铲除朝中不平刺。”
伐齐,也可以伐的不止是齐。
“......”
知道自己是杀母鸩父的仇人,还敢同自己说这番话,还能‘为她驱驰’?
“陛下当真是脱胎换骨。”冯芷君笑意不达眼底,“这番话,是阿耆尼教的?”
阿耆尼......
久违的称呼让拓跋聿恍惚,脑海中挺拔寂寥的背影一闪而过,“非也。”
“朕以为......朕与皇祖母,当同船共济。”
不论怨与不怨,恨与不恨,她确实早已与冯家一衣带水。
强行割袍断义,只会彼此都粉骨碎身。
政治的底色,是妥协啊。
冯芷君总算满意,拓跋聿句句在理,且她的内里,还是那个轻易妥协的模样。
江山多娇胭脂绘,她冯芷君还不愿拱手让人。
“容哀家,再思量思量。”
冯芷君没有直接同意拓跋聿所请,“陛下闲来无事,可多去佛堂听经。”
“诺,孙儿领旨。”
待她步出殿外,冯芷君才唤来妙观:“将阿耆尼召来。”
......
“郡公,您输了。”
白子被黑子团团围住,逼困棋角,苦无生机。
“啊,啊......”冯初拈着棋子的手指一凝,白子滴溜溜地滚落,搅乱一盘棋局。
释然而笑:“输了啊......”
冯初衔起棋子,一枚一枚纳入棋盒,无端让人觉得寂寥。
她像是在衔起满地心事。
“郡公,”杜知格突兀地搭上了冯初的手腕,止住了她的动作。
冯初不解,望着她。
“您心事,太重了。”
浸淫朝堂多年,冯初早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力,本能地不想让旁人窥探自己:
“改革新政,事多而杂。”冯初佯作不在意,“难免心有忧虑。”
“太皇太后日理万机,臣却觉着她焕发青春,年轻了至少十岁。”杜知格倒是不顾忌,拿冯芷君说事儿,“倒是小冯公你,像极了鳏夫怨妇。”
鳏夫怨妇?
冯初愕然,半怒半嗔,“你好大的胆子,拿本公比作鳏夫怨妇。”
杜知格不以为意,反唇道:“在下若不将您比作鳏夫怨妇,您还得垂泪对棋子儿。”
“说说吧......”
“您同陛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冯初的眼眸瞬间凌厉了起来,还带着提防,盯着眼前素来云淡风轻的杜知格,却又无法反驳。
只能道:
“......杜大人,慎言。”
杜知格见她动气,并未急着告饶,举盏饮汤,“小冯公,您不觉着自己活得太累了么?”
“以女儿身步入朝堂,不肯以婚姻为筹码,要做国之柱石,兢兢业业,沥血呕心。”杜知格的眼瞳干净纯粹,倒映出冯初的面庞。
“这天下腌臜人,为名、为利者多如牛毛,归根结底是为己。可小冯公,你呢?你为国为民为名为利,怎么就不为自己呢?”
“太皇太后弄权,甘之如饴,因为那就是她本该有的模样。”杜知格目露怜悯──冯初从未想过有一天,竟会有人以如此目光看着她。
“小冯公,您看不见自己的本心,不是么?”
她看不见她的本心......
冯初怔怔,杜知格的叩问在心头回响。
不......怎么会呢......
她明明每一步,每一步都是自己反复思量,才落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