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我忍不得,阿娘。”锁儿格外委屈,“您也说了,离平城还有千里路,让锁儿去外头透透气吧,锁儿不乱跑,就在阿娘车外头。”
冯瑥仍是不同意,“你平时玩闹,不拘着你,可这是去平城的官道,来来往往除了我们,难免还遇到旁人,让人瞧见你行事无状,回头参你阿耶一本,你就高兴了?”
“我哪有行事无状?”锁儿瘪瘪嘴,抱住阿娘的手臂,“都说了,我好好待在阿娘身边,只是在车外慢慢走。”
冯瑥敛眉,她何尝不知道这是在为难锁儿。换做以往,她八成会同意,不过是随行骑马,大不了过了并州,再令她入车内。
但......
她的不安也并非毫无缘由,她回平城确是接到了冯初的书信,与此前平城来的书信一相比对,冯瑥更觉得此前不少书信,与冯初的行文习惯,相差甚远。
若真是有人假冒小妹给自己写信......幕后之人,到底想做什么呢?
“......等入了并州,再许你骑马。”
冯家大郎和二郎都在并州外任,到并州时再许她放纵稍许,她也安心些。
“......好吧。”锁儿低低应了声,她记得,她要听阿娘的话,不让阿娘操心。
赤蛇般的车阵蜿蜒向北,一路吹吹打打,锣鼓喧天,沿途却少有见到人的时候。
敲敲打打二十余日,日盼夜盼,锁儿总算盼到车驾踏入了并州地界,忙唤家中仆从牵来她阿耶送她的‘踏流云’,自车内飞身踩上马背,翩然落下,勒马飒飒,‘踏流云’抬起前蹄,发出嘶鸣。
“锁儿。”
冯瑥见她这般,便知她已然按捺不住性子。
“好,我说话算话,乖乖跟在阿娘身边。”
......
“虎牢那处,来消息了么?”
“你只管做好你眼前的事情!大人的事情,轮不到你打听。”
山坡下的官道传来鼓吹,壮汉一把薅住精瘦的男子,“那到底是我的弟兄!”
精瘦的男子奋力扯开他的手,冷色道:“你若再不下定决心,怕是见不到你的弟兄了。”
“答应你的,自然都会做到。高公名声,你还不肯信么?!”
鼓吹已然近了,马蹄踏在黄尘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眼见成败在此一举,壮汉下定了决心,“我这样做,是为了汉人们,向使一去不回,还望高公,善待在下的家人。”
精瘦的男子点了点头,壮汉同手底下人交换了个眼神,随着他抬手,周围人的弓弦瞬间紧绷。
咻——
寒箭锥眉心,锁儿朝后下腰,劲风擦过她鼻梁骨,‘噔’地一声钉在冯瑥的车驾上。
“护驾!”
“有刺客!”
车驾外的骚乱彻底做实了冯瑥心里的不安,她不做多想,掀开车帘,“锁儿快上来!”
“护好阿娘!”
锁儿不听这话,示意婢女将阿娘拉回车驾内,一把扯出马鞍上挂着的配刀,连下数羽。
“郡主,您早些上车罢,这儿有我们呢!”
侍卫骑从边劝边护,锁儿要是出了事情,他们这些人的脑袋也得跟着落地。
“我拓跋家的儿女,就是死也得死在战场上,哪有龟缩苟活之理!”
语罢又弹开一箭,如此赫赫之势,也让守卫的侍从们士气大涨,他们本就是北海王府上亲兵,忽遇偷袭有所折损,而今反应过来,这暗中的刺客哪里会是他们的对手?
数十人舍马,朝山上攀去。
“阿九!”锁儿忽喝道,马鞭直指崖上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朝那儿射!”
阿九闻言望去,才发觉锁儿指着的地方,有一弓手。
当即张弓搭箭,穿云而去。
奈何箭落草丛,崖上那人一惊,窜入别处。
“该死!”
阿九闻她斥骂,竟觉得有几分胆寒,侧眼望去,眉宇之间全然是北海王战时模样。
不到十岁的孩子,真能如此气魄么?
锁儿却是恨自己力弱难开强弓,不能亲手杀了那个伧徒!
箭雨渐疏,喊杀终息。
几个残匪被绑下山,为首的那个更是五花大绑,口里衔着粗绳,当是怕他咬舌自尽。
“启禀王妃,几个行刺的伧徒已然擒住,敢问王妃,作何处置。”
锁儿这才记起,她方才没有听阿娘的话,顿时心虚不已。
车驾内没有动静,半晌婢女小心翼翼地退出来,“王妃请郡主登车。”
锁儿自踏流云身上下来,蹑手蹑脚地登了车。
阿九瞧着她背影出神,确实是北海王的女儿啊,就连伏低做小的态势都差不多。
“......阿娘......”
车帘掀开的一瞬,锁儿瞥见了阿娘脸庞的泪痕,心乱如麻,“儿知错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冯瑥罕见地如此严厉地斥责了她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