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转眼他们就瞧见素未谋面过的郡主侄女,小小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马后还拴着一串双手捆缚的壮汉。

“郡主......这是?”冯二郎瞧着,眼皮微跳。

“这是胆敢刺杀我和娘亲的伧徒。”

锁儿毫不留情地用马鞭敲了敲身后壮汉的脑袋,壮汉的眼中的愤怒毫不掩饰,恨不得生啖其肉。

锁儿却对此恍若无觉,十足十地鲜卑作风,“瞪什么!老实点!信不信我将你们家中妇孺老幼全部充作奴隶!”

冯大郎和二郎面面相觑。

“烦请二位舅父细细审问,到底是谁想害我和阿娘。”

“啊......好......”

冯二郎心思很细,待到队伍重新启程,他策马上前与她并辔齐驱,“郡主。”

“嗯?”

纵然她是郡主,但对自己舅父也无多少敬意,骄纵肆意的模样掩都掩不住。

“郡主来日至平城,在太皇太后面前,还是要掩掩性子。”

冯初自幼得冯芷君偏宠,很大原因便是她是个聪明人,内敛温和。

太过锋芒的性子,冯芷君未必能容。

“阿娘也这样说......”锁儿皱眉,童言无忌,喃喃自语:“这平城莫不是什么龙潭虎穴,非要磋磨人一层皮么?”

“郡主......慎言......”

这孩子性子怎么比她阿耶还直呢?

罢罢罢,这种事情,还是留给他们的小妹操心吧。

车队入晋阳后,暂时安顿在冯二郎府上,几个伧徒当即刑讯。

锁儿提出她要亲自审问他。

冯二郎拗不过她,指着冯瑥开劝,没成想,冯瑥反倒对他说,由着她去。

几个伧徒押解上堂,小吏正要解开这几人口中衔着的绳子,锁儿先嚷声道:

“慢着!”

堂上人搬来了胡凳,锁儿飒飒落座,稚嫩的嗓音带着狠气:“我知道,你们胆大包天,敢来行刺我和阿娘,是条汉子,凭这份胆气,我敬你们几位。”

“我以苍天列祖起誓,只要你们不寻死自尽,就不殃及你们家人。”

“但倘若你们中谁自尽──”锁儿轻蔑一笑,“家中所有人,都抄没给我北海王府为奴为婢!”

鲜卑勋贵的嚣张跋扈悉数体现在这娃娃身上。

偏生这几人的死穴便是士可杀不可辱,他们自己不惜命,甚至也可以为了心中大义,不惜家中人命,气节比什么都重。

家人抄没为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看来都听明白了。”锁儿扫了他们一眼,满意地点点头,“二舅,令人将他们口中的嚼子卸了吧。”

沾着唾液的碎脏布被扔到地上。

为首的壮汉当即骂开了:“秃发索虏!老子迟早有一天,要将你们千刀万剐,一个不留!”

“还有你们这些帮着索虏做事的狗脚玩意儿!”

豹眼圆睁,唾啐冯二郎:

“呸、没骨头的东西。”

“你再敢乱咬人,信不信我将你牙给拔了!”

“郡主。”冯二郎制止了锁儿继续张扬。

大魏各处,民情不一,胡汉百年矛盾,哪有说调和就调和的?

从前汉歧胡,而后胡杀汉。大江以北,谁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魏国相比大多数胡人政权温和,但也得看是和谁比。

尤其是对于长于中原腹地的汉人而言,更多的还是盼望着南面的齐国能够有朝一日光复北地。

“你们是谁派来的?”冯二郎单刀直入,“那些弓箭、矛戟,可不是什么山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呵,光复汉土,焉需有人指使?”壮汉梗着脖子,“无非想让家乡父老,有地可耕,有粮可吃!”

“你口口声声说要光复汉土,就凭着杀一两个王公贵戚?”

冯二郎针锋相对道。

壮汉不说话了。

冯二郎目光深邃,“你倘若真是为汉人所遇不公叫屈,纠结私兵,反了朝廷,南地或许会当你是个义士。但是就依照南地世家那嘴脸,你一黎庶出身之人,有几个看得起你?”

“你有胆起义,他们都没胆发兵。”

“再说你行刺王妃和郡主,怎么行刺北海王不得,朝妇孺下手,这也是义士所为?”

“再往上面攀扯些,北海王妃是我冯家女,今太皇太后的侄辈,你口口声声说是要家乡父老有地可耕,太皇太后推行均田、三长,便是为解决此等国计民生!”

“而朝中掣肘太皇太后最多的,便是极为顽固不化的鲜卑勋贵。”

“你如今这事若是闹大了,你猜猜,究竟是遂了谁的意?”

连番发问已彻底叫他傻在了当头,“不......不可能的,他、不、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