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任城王的府邸自元年承袭爵位后又重新修过。
冯初坐在花厅内,拨弄着手中栀子水,王府其它人都不在,只有元祒坐在她身边,而厅中正跪着元际。
耷拉着眉眼,畏畏缩缩,一眼就能望见其忧怖。
不等通传至,徐文容已先一步出现在了厅外。
“阿娘……”
冯初见她来,施施然起身,“微臣见过王妃。”
徐文容环视了一圈,目光凝在元际身上片刻,又移了开来,“……冯大人。”
“方才我已去见过了陛下,”她坐了下来,眼角眉梢带着些许苦涩,“多谢冯大人,为这孽障说情,保下他这条小命……”
“阿娘……”元际总算松下一口气,瑟缩着喊徐文容。
“你倒有脸叫我阿娘。”
多年在外,徐文容早练就了一身喜怒不惊的本事,可面对着自家孩儿干出的事,她也难以安定:
“你阿兄三番五次劝你,你为何不听?不听也就罢了,你还要害他性命!”
“……我没有!”
元际已经申辩了许多次,早已疲惫,自暴自弃道:“您若是认定了我害了阿兄,不妨现在就去请旨,让陛下砍了我干净!”
“你!”
“二兄!”
“行了,你也别一而再再而三喊冤。”冯初将碗盏拿到一旁:
“就算你没有要害你阿兄的心,自个儿犯蠢,被人挟持了是真,纵使杀长生的刺客不是你派的,当时接手的高车人,他们也不听你的话,不是么?”
“他们要割据造反,不会逼着你杀长生,而后再拥立你么?”
“你是该庆幸长生那天机警逃了出来,否则,我也保不了你这条命。”
元际低头,不再做声了。
冯初幽幽叹气,都是徐文容带的孩子,怎得性格亦是天差地别呢?
她悄悄打量着徐文容,这些日子赶路带来的疲惫让她眼眶下的青黑格外浓重。
为娘哪有容易的,更何况是一己之力拉扯着这几个孩子长大……
冯初起身,不欲再掺和任城王府的家事,“王妃,微臣就先告辞了。”
徐文容欲送她,冯初制止,“让祒儿送微臣就行了,自洛阳一路赶来,过于劳累了。”
“洛阳城池修缮以及洛阳宫的兴建情况,微臣过两日再来问王妃。”冯初温着嗓音,叮嘱道。
又顿步在元际身侧,伸手拍了拍他后脑勺:“……你阿娘,不容易,往后日子,多呆在她身边,好好侍奉,全不了忠……全了孝吧。”
元际哽咽出声,伏地而拜,抽噎地像个孩童。
初秋时节的黄叶镀錾上华丽的金,冯初与元祒寻了条王府的小道,并肩而行。
落叶在足底绵软簌簌。
“祒儿,你那日说,有人要逼你阿兄为郑伯。”
“……是祒儿一时,胡言乱语。”
元祒低下头,没有回答冯初这个问题。
“……好吧。”
冯初没有刨根问底,亦没有继续为难她。
“你最近,与五郎走的很近?”
冯初口中的‘五郎’乃冯烨孙辈行序第五女,名综,小字五郎,只是因为自幼体弱,有僧人说要从小当成男儿唤,方能避祸。
“嗯,”元祒点点头:“她与冯大人,很像。”
“……怎么说?”冯初面上笑容一僵,但元祒显然没发现她的不自在,“倘若说的是样貌,五郎和我阿姊更像些。”
“她心中,看得见天下人。”
心中一动,冯初顿住了脚步。
看向不过自己胸膛高的元祒,小女郎温润清净的眸子闪着微光,“大魏需要这种人。”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就像大魏如今需要冯大人。”
“……噗,”冯初松泛下来,复朝前行,“你这奉承的话,是从谁那学的。”
“这是祒儿的真心话,冯大人若以为是奉承……祒儿可就只能喊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