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这个?这个薄些,便宜十块钱。”

“有钉子吧?”陈诩要了便宜的,挑了个小树图案,“吸铁石牢固么?我七月初才买的一个,不是从你家买的,用了一个月就掉了。”

“用一个夏天肯定是包你的,”老板拍手上的浮灰,“胶条也有,都在袋里。”

“那行。”陈诩扫码,付完收手机。歪头喊哑巴,“走了。”

周见山无声跟上。门窄,人先是跟在他后面。一出门就从后绕到自己旁边。

旁边过来几辆电动车,骑得挺快。“毛豆便宜了,毛豆便宜卖了——”

“西瓜一块一斤,不甜不要钱,生瓜包赔!”

陈诩拎着红色水瓶越走越斜,身边一团热乎气。陈诩嫌热:“别贴我这么近。”

周见山就站远了些。不一会又悄无声息地贴过来,也不知有意无意。

陈诩的太阳穴跳了几跳,拳头硬了又硬。最后咬咬牙,居然忍了。

这不像他的性格。

但他现在已颇有些做哥的姿态与架子。哥么,就是要多体谅多担当,昨晚他才把话吹出去,现在摆谱揍人那不是打自己脸呢么。

再说,他周见山一个哑巴,再过分又能做出多过分的事儿来呢?

前面拐个弯就是市场大门,前脚刚踏进去,后鼻子就闻到一股汤鸡毛味,腥臊得很。

许丽丽没说要买什么菜,实际上许丽丽也做不好什么菜。平时她大多在外吃,偶尔糊弄着煮口面,吃完了第二天去医院挂水。肉丝没烫熟,给自己吃成了食物中毒。

他随便买了些当季的蔬菜,又从猪肉摊子上割了点肉。

微信上还剩个三四百。这几天也没见哪有花钱的地,但这钱就哗啦啦地跟流水似的出去了。

陈诩思来想去,觉得大概因为现在多了张嘴吃饭。虽然人周见山暂时也没吃着他什么。

且不说现在招工对学历有要求,周见山是个哑巴,第一次见面就给他胳膊上来了一口。谁会轻易招用一个这样的哑巴?

买菜花了七十多。陈诩在市场后招工那片转了一圈,除了违法乱纪的事,他基本什么都干过。从眼花缭乱的信息里面筛出两项比较合适的。

一个是去小城北边的棉布厂卸货,卸得多赚得多。就是离家远得坐公交,也累人。

另一个是南市场边上一家小饭馆。缺个后勤,钱相对少些。按陈诩干过的经验来说,如果饭馆生意好,也不算轻松。主要没有卸货赚得多。

他没急着做决定,打算再看看,反正钱还够用个几天。便先留了电话号码。

周见山也跟着看了几个,无一例外,不用哑巴。

从南市场大门出去时卖西瓜的还在,陈诩抱着水瓶问:“吃吗?”

周见山两手拎着菜,闻言摇摇头。

“帮我挑个呗哥,”陈诩腾出只手在西瓜上弹,“大点的。”

西瓜老板拿把弯刀,嘴里咬根烟。烟灰掉了截在车斗里。

老板在满货车的西瓜上随手拍两下,举个大的:“这个?包你甜,可以切开看。切么?”

“行,”陈诩说,“切吧。”

弯刀戳进瓜中,迸出脆声儿。老板切了个小三角块,拿出来:“看,都是红瓤,沙楞楞的。”

两人带着一堆东西回家,陈诩顺路从药店带了两盒膏药,又拐到小店买了两包烟。

快到巷口。陈诩将水瓶把换了只手,看了眼哑巴:“沉吗?”

周见山摇头。周见山将所有菜都拎在自己手里,包括那个很大的西瓜。

走一路都没带喘半口气的,体力很好。要是陈诩得停下来歇好几次。

旁边时不时经过辆电动车。“找工作这事急不得,”陈诩说,“眼下都是大学生,返乡的也多,工作哪能那么好找?”

周见山点头。

“瓜是我自己想吃,你只能算沾个光,”陈诩踢开脚边的小石头,“再说你老家不是这儿,人生地不熟,难找也正常。慢慢找呗。”

周见山笑笑。

他老家确实不是这儿。但离这地不算远,坐大巴大概两个小时。

周见山吃百家饭长大,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光有间长满草的老宅。村里都说他家没人了。

但周见山也不知道这个没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都死了,还只是都不回来了呢?

事实是长大的那些年里,确实没有人回去看他过。老宅没人打理,他年纪又小。

到夏天浑身被蚊虫咬得没眼看,一把扫帚比他人都要高,灶台踮着脚也望不着。村里有人看他可怜,家里子女小了的衣服给他送一点,吃食干柴也送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