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呼噜呼噜吃饭声,陶瓷勺剐蹭盘面,吃干净后对方放下勺。
“能是能,但都不懂,保险绳这事有人想出面作证,结果对方明面画饼背地要挟的,都怕,”店里没几个人,李建华凑过来些,声音小了点,“地方小就这点不好,什么都得靠找关系,干活的不少是外地来的,在这边浮萍一样,老实本分一辈子,上有老下有小,咱说怕也正常,一大家的事。”
陈诩想起那寡言大叔,最近没见上店里吃饭,大概因为春节将至,街上各个角落的人明显变多,马路上堵得到处都是车。
喇叭声,交谈声,常年在外地的人回来后乡音里多了些各个地区的韵味。
比平时更热闹,也更加混乱。
“也是。”陈诩朝椅背上靠,半晌只叹口气。
“没办法。”李建华说,“好人好事不是好做的,容易付代价——给你哥再倒点,”他清嗓子,“咸菜吃多了,不过你家这泡辣椒真好吃,甜辣,下饭。”
“我感冒,”陈诩说,“给你拿新的。”
”不用,”李建华拉住起身的陈诩,示意他坐,“都感冒,最近不是那什么流感,得亏我女儿放寒假,不然铁定被传染,她体质弱,一生病就难好。”
陈诩就给空杯子里又倒了些,两人又坐那七七八八聊了些。
李建华来得早,吃完饭没待太久。店里陆续上客后,打个招呼就开车走了,陈诩给他装的一小袋泡辣椒也忘了带上。
吃过的碗盘方文端到后院,用热水洗洁精来来回回洗了好几遍。
陈诩没交待,方文自己这么做的。做餐饮卫生必须要好,不然感个冒得个流感,交叉感染,挺害人的。
方文在后院洗盘子,陈诩站在厨房门帘那,掀一半朝里看:“真不理我了?”
一道忙碌的背影,没回头,胳膊肌肉绷得紧,正在炒菜。
很忙。
“咋了。”大姐端一盆洗好的青椒胡萝卜进来,见两人气氛不对。往常陈诩话多,周见山虽哑,但也做到句句有回应。
“没事。”陈诩说,“快过年了,儿子今年回来吧?”
“回来,”大姐把东西放长桌上,笑,“刚想跟你说这事儿呢,回老家我得坐公交,天气预报说下周有暴雪,想问问你看能不能提前请假。”
今年过年比去年要晚,除夕要到二月下旬。元旦后下了两场雪,路面积冰积雪,很滑。
赶到年底,各大饭店订菜量大,供货方忙不过来,导致有时送货较晚。饭馆人流量也比平时大,外地回来的朋友亲戚都爱找地方聚聚喝两杯,如此一来多少有点影响生意。
电动车不方便。
陈诩从李建华那托人买到了一辆银色小面包车,二手的,外壳不算新,但能遮风挡雨,陈诩觉得很值。
主要不贵,五千块钱,操作还算灵敏,就是起步有点肉。买回来后给车轮胎上了防滑链,赶在雪化得差不多的一天,拉着周见山在小城四周逛了逛。
他开车时周见山总歪头看他。
陈诩知道哑巴是担心他会因为前年开车出事那次落下什么心理阴影,其实他真还好,这也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
要不是大姐提到公交,他一时半会都忘记公交会因为大雪停运这件事。
“可以啊,”陈诩顿了下,“打算哪天回?”
“下周一,”大姐搓搓手,“坐完公交还得搭轿车,我小叔子只有那天有时间——就是这最忙的时候我不在,实在不好意思。”
“没事,”陈诩说,“过完年再来。”
两点多钟,店里没什么人了。大姐摘了围裙说出去买点东西备着过年用,方文蹲那洗碗和盘子,陈诩说:“你也回去吧。”
方文还是蹲那,笑笑:“好,我洗完就回去。”
“放那儿,”陈诩说,“回去给药膏擦擦。”
方文犹豫了片刻,然后甩干手直起身。临走时弯腰带着店里垃圾桶里的几兜垃圾,背上书包离开了。
陈诩站那看半盆的碗盘,绕到前面的吧台坐了会。周见山在厨房卤菜。
他在吧台坐不住,不一会又绕到厨房去,靠在门框上。
“下回不喝了行吧,”他语气软,“我咳嗽真好了,今天你听我咳了吗,没有吧。”
前些天陈诩感冒发烧,人没精神,差点咳成肺炎。每天只能待在卧室里,周见山要忙厨房,又要抽空进来给他拿药倒水,时不时进来看看他还缺什么。
恨不得把自己切成两份,一边放一个。陈诩不愿去医院,烧到三十九度时周见山终于决定不能再由着他,把人背去输液。
咳嗽厉害,医生又让拍个肺部ct,说是再严重点就肺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