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2)

为什么要分去给户部啊,想也知道,拨去户部的钱,是不可能再要回来的。

叶勤面上恭敬接旨,但心里那是不爽极了。

爷挣这点子银子容易吗?你户部张口就要走了,哎哟,不行了。心口疼!

怕怠慢了,徐潮都没敢派左右侍郎来找叶勤签字画押,他自己拿着自己的尚书印信亲自来了,结果来了之后,受到的叶勤的好大一番冷嘲热讽。

这种带着笑脸的名为阴阳怪气实则冷嘲热讽,徐潮发挥了他唾面自干的风度,忍了。

但你要说他心里没疙瘩,想也不可能啊。

但徐潮也没办法,伸手要银子的人是户部,他作为尚书,让人家说两句就说两句吧,谁让户部日子过的艰难呢?

当然,这次交锋是在过年封印之前了。

康熙帝四十六年腊月的俸银户部算是成功发下去了,次年正月和二月的俸银也有着落了,到时候,徐潮再来找叶勤领就行了。

徐潮认为,叶勤人虽然为人“吝啬”了些,但他也向来是个十分守信的人,说给一百,就不会给九十九。

所以,徐潮虽然被刺的心里不得劲儿,但他也没担心过剩下两个月的俸银会再有什么变故。

俸银的事情解决了,该解决禄米的事儿了。

若是跟叶勤交锋只要脸皮够厚就行了,但与太子交锋,徐潮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就得看脖子骨是不是够硬了。

对太子,徐潮这个老臣是打心眼子里犯怵的。

徐潮都打算好了,若是有朝一日太子登基,他一定要乞骸骨,侍奉这样的储君,徐潮没把握。

但太子只要还是太子,还不是皇上,徐潮手上的活还是要继续干的,他不能阻止太子的门人以假充好混乱粮仓,但他可以勤加清点,再从中斡旋,让有心人无可乘之机。

这几年护粮仓,徐潮都护出经验来了。

但随着去年江南旱灾,米价高升,徐潮心里开始打起鼓来,对即将运到京来的新一批漕粮,是担心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安。

要知道,八旗新一季度的粮饷该发了,这一批漕粮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这不,漕粮一运到,徐潮就亲自带人来清点入库来了。

正在徐潮心中翻腾着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啪的一下,有贵人从天而降了。

哎哟喂,这可真是如来佛祖听到我的祈求了,送来贵人给小老儿我顶灾来了。

眼前人是谁啊?

是能跟太子玩的有来有往的织染局叶勤的独子啊,是能在八贝勒府和太子面对面交锋不落下风的德公爷。

佛祖老爷真是显灵了,将这么个妙人儿送到了我的跟前。

范三拔其人徐潮是知道的,两人还曾共事过,初八那天德亨要护的人是谁别人可能心里嘀咕,但徐潮却是知道的。

毕竟宝钞局铸造铜币,他们户部是必须要参与的。

唉,范三拔是退了,他徐潮能不能过今日的难关,还要看运道啊。

他是没那个胆气去对上太子,他不想逞意气之勇,他还想留得有用之身做更多的事情,但这不是有人有这个意气吗?

这可是你们爱新觉罗的江山,既然撞上来了,那就一起吧。

对徐潮这个人,德亨是真的不熟,他是不知道徐潮和叶勤之间还有这么一段的,因为叶勤在家的时候叨咕的都是户部如何如何,德亨还以为,和叶勤去要钱的,是户部的满尚书呢。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会是徐潮去找叶勤要钱去的。

他更没想到,徐潮已经打好了算盘,打算瞅准时机将织染局并入户部,或者至少跟海关一样,将织染局大部分所得入户部。

德亨在发觉自己一着不慎入了徐潮的彀中之后,他也没先恼,而是拉住要亲自去干活的徐潮,要跟他要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