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2 / 2)
德亨:……
我真没想到最后会弄成这样,更没想到,大boss怎么就这么巧就在附近?
还说来就来了。
哦,康熙帝是一个坐不住的皇帝,他不南巡西巡的日子,不是在皇宫就是在畅春园,他还喜欢在京城附近四处溜达。
这已经是他做皇帝的常态,或者说是习惯,就跟社畜周末去郊区旅游放松娱乐一番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想的话,德亨瞬间心里平衡多了。
不是咱们事儿多,是大boss你出现的太频繁了,所以遇到的事儿就多。
康熙帝睨了台下那低头装怂的小子一眼,看着另外三个面生的少年。
他见这六个少年身上的旗子,合起来镶黄旗尤其的多,足有□□支,就问道:“你们是镶黄旗的哪家少年?”
年纪最大的富昌上前两步,深吸一口气,单膝跪下,傅宁和福保顺也一起跪了下来,富昌双手过额行礼大声回道:“奴才镶黄旗富察氏,叩见大清汗王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儿郎!”康熙帝被少年勃发的气势吸引,不禁开口先赞了一声。
“平身吧。”
赞完了,又问左近的大学士马奇道:“富察氏?这是爱卿的族人子弟吗?”
马奇出列,干笑道:“这是老奴之弟马武的幼子,乃是奴才的小侄,另外两个分别是奴才长房之孙和四房之子。”
康熙帝更高兴了,道:“原来是都是爱卿的侄、孙,富察家督练子弟练武很是勤勉啊。”
一个人是不是勤加操练,从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能看出一二。
看富察家这三个小子,身量最足年纪最大的富昌虽然从年纪上算尚小,不足以成丁,但他整个人站在这里,就已足够出挑。如果是在挑缺的话,康熙帝会毫不犹豫的选他,这就是外在表现实力。
身量最小年纪也最小的傅宁看着也是灵秀英气,是个可以期待的好苗子。
中间的福保顺更不用说了,那野性十足的眼神,那蓄势待发的站姿,一看就是个好斗的,等再过两年,勇武必定超过他的哥哥们。
康熙帝眼神在三个少年身上打量,那是越看越喜欢,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让富昌去乾清宫给他看大门了。
面对康熙帝的赞赏,马奇回答的不疾不徐,更不见得意显摆,只是平平道:“不敢忘祖宗之志。”
其他随驾大学士部员大臣们:老狐狸,哼。
康熙帝点头,感慨道:“不错,祖宗之志不敢忘。朕日夜盼望八旗子弟能保持祖宗尚武之风,维系八旗根基,今日看到这些少年们,朕心中欣慰非常啊。”
马奇呵呵笑道:“这正是皇上教谕之功啊。”
呵呵,马屁精!
马屁不马屁的,康熙帝显然是十分高兴的。
看着似乎是要轻轻放过了,但偏就是有人出来表示不同的看法。
托合齐出列道:“皇上,少年勇武固然需鼓励嘉奖,但各佐领内明明有校场,少年子弟却偏要占领街道武斗。
若是京中少年人人如眼前子弟这般声势浩大,京城治安危矣,奴才亦是不知,今后若遇今日此等情形,该如何断决,请皇上示下。”
说罢,单膝跪地,等着皇帝教他以后如何管理京城街道治安。
康熙帝:“……步兵统领这话也不无道理。”
马奇立即出列纠正道:“步兵统领这话说的不对。”
托合齐:“大学士有何高见?莫不是见涉事者有自家子弟,就狡辩实情,包庇自家吧。”
马奇笑道:“步兵统领何必如此敏感,听风就是雨,急着给老夫扣帽子。老夫是想提醒步兵统领,这些少年们并没有在街道上比斗,而是在我镶黄旗境内施行操练,若是说惩戒、问责,那也得是我镶黄旗都统、参领、佐领出头,步兵统领如此尽忠职守,老夫佩服,只是,不必了。”
啊这,搞错职权范围了?
步兵衙门的职责是什么呢?
分汛驻守(“汛”由各片区的小堆拨房组成)、稽查城门、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也就是说,步兵衙门管的是城门和街道上的事情。
而八旗丁勇的操练等,属于旗务,归都统、参领、佐领这些旗务官管理。
一个是军事管理,一个是行政管理,不能混为一谈。
托合齐欲开口分辨,镶黄旗都统迓图出列开口道:“大学士说的没错。托统领位高权重,为皇上做事求全责备,可能没有发现,这座将军台,设在柏林寺后院梅林边界,尚未出镶黄旗界,少年们行操练之事,若有过失,也是我这个镶黄旗都统来问责,就不必托统领代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