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1 / 2)

康熙帝先赞了这种四四方方的统计方式,给阿灵阿、李光地、徐潮等这些大臣们传阅,笑着调侃道:“光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马奇大力赞叹:“此法于数字比较上面十分便捷明晰,宜推行各部使用。”

康熙帝笑问道:“诸卿以为呢?”

阿灵阿将表格还给康熙帝,附议道:“奴才以为,大有可为。”

德亨稀奇的看了一眼阿灵阿,真转性了?

康熙帝去看大学士李光地,李光地现在是汉臣之首。

李光地无可无不可的:“皇上以为可用,臣附议。”

康熙帝满意点头,对马奇道:“你来负责此事。”

马奇领旨。

康熙帝看着年级第一,疑惑问道:“萨日格?是哪位才俊?”

德亨:……

马奇一口口水差点呛在喉咙里,忙起身告罪,然后解释道:“萨日格,乃是德公爷胞妹,年方…四岁。”

康熙帝:……

满座大臣们:???!!!

你们玩儿过家家呢?

第150章

不管是俄语单词拼写, 简单的语法造句,还是口语,以及加减乘除算术和打算盘, 萨日格次次都是满分。

反观马奇“特地”找来的那些“通文理”的监生和内阁司务们,如果按照德亨那个三次不合格就退学的标准算,最后也就能留下十来个吧。

德亨这边的小孩子和少年们,则是至少能留下一半, 而且是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居多。

对比,有些过于惨烈了。

康熙帝问马奇:“你作为主考官,怎么说。”

马奇也很无奈,道:“这些人琐事缠身,于俄罗斯语学习之上,恐少有闲暇。”

康熙帝不悦的一拍桌子,冷声道:“依朕看,他们根本是未曾将朕的谕旨放在心上吧。”

康熙帝是说了全凭自愿, 但你去了, 却敷衍了事,学习怠惰是什么道理。

这个俄罗斯语学与不学, 学成什么样康熙都不在意,但这些人有别人对比着,就显得越发可恶,阳奉阴违,正触犯了他的逆鳞。

这话过重了,马奇忙跪下请罪, 道:“皇上息怒, 老臣万死。”

康熙帝:“德亨, 你怎么看。”

德亨先为马奇求情道:“臣以为, 马中堂办差勤谨,在学馆之事上亲力亲为,少有假手他人,已经做到最好了,个人学习方面,实在是跟他人无关。”

康熙帝对这话不置可否,德亨继续道:“我们都知道,少年时期乃是人一生中学习黄金期,他们专注、敏锐,记忆力惊人,学习新知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反观人到中年,心思庞杂,琐事加身,想要静心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且,臣曾听马中堂说过,招收学生前期,生员并不理想,后来报名参学的这些人,目的待定,恐资质也是寻常……”

“且,这些人心高气傲,未曾有才也会傲物……”

说到这里,德亨笑了一下,其中讽刺意味都要溢满整个大殿了,继续道:“他们能有现在的成绩,并不让人意外。”

康熙帝面色沉凝,道:“然,朕要的是能解俄罗斯来文文书的人才,不是没有读过书的娃娃。”

不管是莫斯科那边彼得皇帝、参议院,还是西伯利亚总督那边加加林,每年或者每隔一两年,会有来文送往北京,这些文书中,有一些晦涩难懂,看不懂的,理藩院会去镶黄旗那个俄罗斯佐领内招人来辨认,可随着年岁逝去,这种通俄罗斯文的老人都逝去,竟是无人能通俄罗斯文了。

这才是康熙帝要马奇筹建俄罗斯学馆的初衷,他要的是能“通文理”的饱学之士去翻译、并按照他的要求和意愿撰写俄罗斯文书返还给俄罗斯国的人才。

而不是能通读能唱歌会写俄罗斯文字却不知其何意的娃娃。

德亨自是明白康熙帝的意思,道:“皇上,除了萨萨,弘晖和德隆的成绩也很不错的,假以时日,他们定能做到您的要求。”

康熙帝听了这话,这才忍怒,开始翻看前几名中是否有他能用的人才。

还真有一个,不是弘晖,也不是德隆,而是一个叫席文毓的落第举人。

康熙帝之所以知道席文毓是个汉人落第举人,是因为德亨在席文毓名字后头打了一个括号,里面写着“汉举”这两个字做标注。

席文毓今年只有二十七岁,是康熙四十五年春闱的落榜举人。他虽然落榜了,但会试名次很靠前,落第后,碍于囊中羞涩,他没有回乡。

席文毓给家中父母妻儿去了信,就在京中谋了一个坐馆先生的差事,一边教学生一边复习,继续参加明年(康熙四十八年)的春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