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1 / 2)

德亨:“怎么,你不会和山东那些开碓房的大佬们勾搭上了吧?”

讷尔特宜讪讪:“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要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就隔了一个渤海湾,明朝时候,山东人一年来往辽东一两次都是常有的事,这是历史有记载的早期“闯关东”。

等到满清入关,说是旗、民分居,北京内城不允许民人进入,但最早进入内城的,就是山东人。

为啥嘞?

同气连枝、同脉相连啊。

汉军旗,基本上全是山东人,你说山东老乡为什么能入内城?

德亨跟康熙帝说,说不定咱们祖上就是山东人,康熙帝很不高兴。

你不高兴也没法子,这满内城四处晃悠的山东人是骗不了人的。

人以食为天,八旗入关后,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所以,山东人在内城开的第一项生意,就是开碓房。

都说山东人赋性老实,老实的山东人就给你露一手,让你见识一下,啥叫“一辈子也逃不出他的手”。

第386章

讷尔特宜详细说了自己是如何在山东入了局, 又是如何在回京后,给大福号帮了几次忙,拿了几次回扣, 然后顺势入了康王府的局。

德亨对讷尔特宜的话只信三分,剩下七分持怀疑态度。

德亨可是还记得,当年他们家要典买铺子,手上不凑手, 想将先太后赏赐换了银钱,就是经的讷尔特宜的手。所以,讷尔特宜其实是个四九城资深二道贩子。

且经手的全是旁人难得一见的皇家奢侈品。

这样的人,首先一道,就是足够谨慎奸猾,趟的水深且险,他这么多年都没沉底,足够说明他的道行, 一般人根本拿不住他。

他说帮着这些碓房牵线搭桥坑害底层兵丁德亨信, 说自己被人做局拿捏住了,他是不大相信的。

德亨问讷尔特宜:“那你是被康王府拿捏住了, 还是被你说的这个大福号碓房给拿捏住了?”

讷尔特宜见德亨明显不信他的样子,也不遮着藏着,将当下自家境遇说给德亨听:

“可以说,两家都拿住了我的命脉。康王府,康王太妃是我嫂子的堂姊妹,我跟我那赖巴巴的侄儿, 能不能继承我哥的佐领职, 还要康王府出力。我混了一辈子, 没个儿子, 就得了两姑娘,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说是宗室格格,可你看我这做阿玛的熊样儿,能给她们什么前途,说不得,以后还要求到康王府。”

“大福号就不用说了,那是我的财源,我这一家老小过日子,就指望着那个呢。”

在德亨自己封辅国公,做了佐领之前,额尔赫布是德亨的佐领,以前他们一家多受额尔赫布的照顾,就算德亨立了府,从额尔赫布那个佐领里分了出来,三节两寿的,德亨也会派人去额尔赫布府上走动。

需要特地说明的是,在萨日格受封公主之前,在叶勤受封国公之前,叶勤、纳喇氏、萨日格、弘旦四口的户籍,都在额尔赫布这个宗室佐领这里。

只有德亨自己分了出来,虽然还在正蓝旗,但和额尔赫布不是同一个参领,更不是一个佐领了。

萨日格受封公主之后,随公主之例,户籍归了镶黄旗公主属,一切事务归宗人府和理藩院管理。

叶勤受封国公后,手里也有了自己的佐领,原先他手上的公中佐领为镶黄旗满洲,新得的佐领,是镶黄旗汉军,所以,他带着妻子、儿子的户籍,归了镶黄旗满洲宗室。

父女两个户籍虽然同在镶黄旗,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系统。

只有德亨,户籍一直是正蓝旗。

他现在封了亲王,那也是正蓝旗的亲王,归属下五旗王公那一类。

所以,对额尔赫布这个佐领,德亨知之甚深。

德亨知道,这两年,额尔赫布身体不大好了,想将佐领之职传给独子佛保柱,但佛保住今年仅十三岁,年纪小且不说,人还羞怯,如何能管理一佐领。

额尔赫布有事没事儿的就跟人遗憾道:“若是我儿有公爷/王爷当年两分的本事,我就是立时死了,也能瞑目的。”

可是,别说佛保住和当年的德亨两分比了,就是一分也比不上。

不安排好儿子,额尔赫布是不敢死的。

就像额尔赫布阿玛去世时候,他自己年纪还小,不经事,就由额尔赫布的叔叔接管佐领,一直到到这位叔叔故去,佐领之职才又回到额尔赫布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