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2 / 2)

如今佛保住年纪小,人更不经事,如果额尔赫布人不在了,那他这一支,就需要一个“叔叔”出来领佐领之职,等这个“叔叔”逝世,佐领之职才会再回到佛保住手中。

如果佛保住能活的过这个叔叔的话。

首选,就是讷尔特宜。

首先,讷尔特宜是嫡出,和额尔赫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佛保住的嫡亲叔叔;其次,讷尔特宜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拿佛保住这个侄儿更是当自己亲生的疼爱,等讷尔特宜死了,佛保住妥妥的新佐领。

可问题是,讷尔特宜他不争气,没军功这一点最重要没正经差事,唯一出过一次公差,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人还混不吝,不可靠,没德行……

不管从哪一方面讲,他都争不过自己的庶出兄弟。

没错,额尔赫布还有三个庶出兄弟,个个都比讷尔特宜强。

兄弟两个都不想放弃这个佐领职,因为,额尔赫布手里还有他和务尔登合伙开的风扇铺子的股份,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金母鸡,小二十年中,给他挣来万贯家财。

如果佐领职外流,新佐领就可以以佛保住年弱的借口,接手风扇生意。

相当于,额尔赫布一死,既丢了祖传的佐领职,又丢了金母鸡。

额尔赫布真的不敢死,就是人死了,那也是不敢闭眼的。

好在,额尔赫布有一门贵亲,他的妻子乌苏氏,和现在的康亲王太妃是堂姊妹,两姊妹感情一直很好,所以,讷尔特宜能不能继承他哥额尔赫布的佐领职,就看康王府出力多少了。

讷尔特宜说自己被康王府拿捏,那是真情实意,实话实说。

德亨看着讷尔特宜,讷尔特宜看着德亨,两人都没有将心里的话说出口。

德亨想说:你们兄弟怎么不来找我帮忙?

讷尔特宜想说:我们兄弟不敢去找你,怕情分不够,怕被搪塞,怕丢了面子最后又丢了里子。

最后两人还是没有说话。

德亨想的是,送情分这种事情,上赶着不好,人家没有开口,说不定是有更好的安排,我瞅着能帮一把是一把,若是不需要,那也就罢了。

讷尔特宜想的是,你的门槛那么不好进,也向来不包揽这些事情,我就是说了也是遭拒绝的结果,算了算了,还是指望康王府吧,到底是正经亲戚呢,担是非。

讷尔特宜只浅浅几句话,将该说的都说尽了,德亨这才信了他几分。

德亨问道:“大福号?这家碓房没什么名气?”

讷尔特宜:“大福号背靠康王府,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这家碓房,主接康王府的粮米舂碓,然后就是康王府一脉的佐领,再然后,才是向外揽票。”

所谓揽票,就是独自一家碓房,将某一个佐领的的米石拉车、加工、出售及佐领内借贷(包括兵丁私人借贷,这个佐领内的兵丁只能在这个碓房借贷,不能去别处)等一系列业务都包揽下来。

对碓房来说,是揽票,对讷尔特宜来说,是拉票,他是中间人。

总之,一个佐领就是一票。

因为有近三分之二的票属于康王府内部“府务”,所以,大福号虽然业务量不少,但对外,它的名气不大。

而大福号的老板,就是讷尔特宜当年去山东出公差,从山东带来京的“家人”。

这位家人,初初来京,一边和讷尔特宜好着,一边迅速摸清了北京内城的商业情况,然后走了乌苏氏的门路,专门为康王府开了一个碓房。

然后,二十年过去,就是现在这样了。

讷尔特宜和这位老板的关系正好反过来了,现在是讷尔特宜巴着他过日子。

所以说他被这个大福号拿捏住了。

讷尔特宜还在喃喃抹眼睛,感慨道:“我这辈子,看上的都是人中龙凤,都是一飞冲天的好人儿,只有小静儿,肯一心跟我过日子……”

一直在旁安安静静听着的王静荣朝天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要不是看着这人是真心要过日子的,他年纪大了,想要过安生日子了,他也不跟他。

也不知道那眼睛是怎么长的,看中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是在这里咯了牙,就是在那里咯了牙,只有自己这个咬着喧呼,能让他入口。

德亨对讷尔特宜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只不免好奇,问他道:“大福号的老板,和康王府关系怎么样?”

讷尔特宜看了德亨一眼,咳声道:“大概就是主公和军师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