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他能攀上房梁、会写字、却不认字。力大无穷又脚步轻捷、对秦延年那间茅舍了如指掌,又对采棠忠心如此。除了他,谁能做那件事。”男人抱臂。

“什么事?”

“你想必已经猜到,只是不愿承认。”男人低头、与韦练对视:

——“秦延年不是被人杀害、而是自杀。”

“你、怎么敢!”

韦练起初气急、话音颤抖,却在想到什么时心中震动,将后半句话收回去。

“金阁里的女子死去时,秦延年根本就不在现场。他早已从夜宴上离开、写好绝命书,在茅屋内等待。等某人给他通风报信之后,他知道大事已成,就点燃早已准备在油灯中的火石粉、火石粉便引燃了他早已涂过石流黄的里衣,将他烧死、只剩下浸泡过消石粉的外衣。他是以身为祭、要将那句谶言变成流传在长安的妖异传说。”他停顿、视线由韦练移向安菩提。

“而这就解释了,为何当夜那两行字会出现在房梁上、为何秦延年死后,采棠立即便知晓内情。因为那两行字根本就是安菩提所题写!而在离开金阁之后,他马上赶回平康坊,与采棠一起,把秦延年的尸首背到崇仁坊弃置。待五更时,打更人发觉秦延年时,他刚死不过一个时辰。如此短时间、能将人背着横跨若干坊门又躲过金吾卫夜巡,必须有武功。”他目光落在安菩提的衣襟上与手上。“此人手上与衣襟上、多陈年老墨。是不是他,只需验证身上的墨汁与秦延年所用之墨便知。另外、抓他回御史台、摹写那两句诗,分毫不差者,便可捉拿归案。另外、他若是背过秦延年的尸体,或许,这屋里还有脱下没来得及扔掉的证物。康六、去搜。”

“你就是欺负他不识字又不懂你们这些文绉绉的话!”

韦练起身、拦在他与安菩提之间。

“我既受人之托,便不能让你拿他顶罪!再说了,就算他当真题了字、也当真是将秦延年尸首带到崇仁坊的人,他没杀人,你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男人也上前两步,居高临下看她,眼神冰冷。

“可他方才险些杀了你我。你怎知,金阁里的女子,就不是他下手杀的。”

“金阁之案尚未查清,若是你带人回了御史台、将安菩提屈打成招,让他将金阁案与秦延年案两条人命都背上,怎么办?毕竟,若是手里有证据,他便是唯一既见过金阁女子尸首、也见过秦延年尸首的人。”她咬着嘴唇、眼神颤抖:“你们惯会做此等事,不是么?”

男人不说话了。秋风吹过韦练单薄的背脊、她站在安菩提面前,像堵脆弱却坚韧的墙。

少年抬头、目光被韦练所遮掩。在沉默中,他先沾着血、又被层层墨汁浸染的手伸出,在衣裳上摸了摸,接着缓缓放开采棠,把外衣脱了盖在她身上,最后站起来,拍了拍韦练的肩。

她猝不及防被拍,先激灵一下闪开,接着少年指点她伸出手,她就伸出手。安菩提低头,在她手上认真写了几个字。

“采莲,城北,观音阁。”

观音阁,最近的观音阁便是她昨夜险些落脚的住处,距离皇城、御史台和金阁都不远。

韦练意识到什么,猛地打了个寒噤,下意识看向男人,而他也意识到同样的事情,目光深沉,看向她。

金阁案中,死者的死不见尸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有人需要一个替身,替自己去死。就像传闻中死在马嵬的并非杨贵妃、而是身边长得极像她的侍女。而真正的杨妃在东渡扶桑之前藏在哪里最安全?

答案是,藏在距离案发地最近的地方,而且,是高官与士族永不会踏足的地方。

就在此时,康六捂着鼻子从院子后出来,手里拿着件衣裳,神色沉重。而安菩提只看了一眼,便神色黯淡地低头。

“找着了,是安菩提的衣裳。这上边有血、焦灰,还有石流黄。”康六看向少年:“你没把这证物烧了,又是为何?”

难得地,康六神色在月光下如此肃穆,他问出口时,连李猊和韦练也愣怔。

“难道是往秦延年尸体上挂银鱼袋的那个人,也是你认识的。你要拿这件衣服为证物,好日后要挟他?”

作者的话

寡人有猫

作者

05-02

迟来的加更!晚上还有一更。

第12章 ☆、傀儡词11

然而,安菩提并未对那句质疑有所回应,而康六手上没有其他证据,只能气鼓鼓地继续瞪他。

夜色逐渐浓重,已经到了宵禁时辰。男人略加思索,便将双手已经被捆缚起来的安菩提交给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