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韦练啊了一声,又抬头望。
“如此大矿,又离长安近,或许早已有人知道,只是秘而不宣。又或许…折柳村的人敢在天子脚下刺杀朝廷命官的原因,怕根本就是有人给他们撑腰。”
李猊不说话了,而她知道自己又猜对一次。
“折柳村背后的人是你也惹不起的,对么。既然他有这么通天的能耐,为何不干脆…”她再次啊了一声,拊掌惊讶:“是啊,他不能!”
李猊:…
“如果背后之人果真是鱼公公,昨夜便指不定是真想杀了你。”她托腮沉思:“但我们进山却并非他所预料,因为磁石矿之事被御史台知道绝非其所愿。故而,十五娘与秦娥,和鱼公公不是一伙的。”
她越推理越兴奋,往前凑了凑,眨巴眼睛看着他:“大人,你觉得鱼公公究竟想做什么?他既做不了皇帝,爬到那位置又有何乐趣?”
李猊手按在膝盖上,眼神幽深地低头看韦练。
“你说得对,不做皇帝也能有许多乐趣。”
她根本没有领会他眉目里的意思,继续推理。
“如此说,我们此刻被困山间之事,还不能让鱼公公知道。”
“知道了待如何。”
“你想,若真知道了一定巴不得我们死在这深山老林里,他意图谋反的事,就谁都不…”说到这里,韦练停顿了。
谋反。
她之前从未这么想过鱼中尉,但现在这么想时,却觉得分外合理。只有想要谋反之人才会守着这座磁石山等待开凿,且放出狐妖杀人的传闻,好让所有听过的客商都绕道而行,彻底放弃这座千年来一直守在长安城东的驿站。
但为何守在此地的是东海郡人?
“或许是为着那三个女子的缘故。”
他看向韦练:“十五娘、秦娥、崔三娘。她们三个,多年前,应当都是‘孝女’。”
“东海郡自古取仕,男子以‘孝廉’闻名,女子以‘节妇’闻名,实则不乏为博取功名、免除徭役之举,乃至酿成天灾人祸。”他说得慢,特为让韦练更加能听懂:“如若被选为‘孝女’却中途逃走,便会被全村人盯上甚至杀死,以全其声名。无论贫富贵贱,这是悬在所有东海郡女子头上的一把刀。”
“但那三个女子没死,而且逃走了。而假若那死去的小子没撒谎,折柳村如今的村民们或许正是当年在东海郡待不下去,才会不远千里来到长安。为何会待不下去呢?”他沉思:“要么,是图利;要么,是躲灾。”
“或是二者皆有。”
她接着他的话:“看此前吊死在庙中那四人的死状,恐怕并非早有预知。他们若知道‘孝女’们会回来寻仇,寻常人定会提前躲藏而不是在原地等死。依我看,不远千里来长安的理由不多,要么,是大荒之年怕饿死,要么,是在长安的人给了他们不能拒绝的条件。而折柳驿正是荒年时落败后又被东海郡人所占,那么我们只需调查当年的东海郡是否也有大灾,逼得人们四散流亡,再查查这条河道最初究竟是谁在掌管,能激得他们铤而走险。”
“还有,那十三个客商、四个村民,到底是何人所杀。”
“如今,崔三娘入宫成了才人,十五娘借做生意发家、将自己变成琅琊王氏;秦娥也靠被挑中作为待选王妃逃过一劫。故而,她们三人原本就相识,而‘白大人’是宜王的副官。若他就在崔三娘险些去陪葬先帝那一年才成为副官,那么他进入宜王府的理由,或许就是为了崔三娘。”
她越推越觉得合理,忍不住摇头。
“这么看,宜王还是被骗了啊。”
这句话说出去,悠悠地飘落入水中。接着韦练听见林中传来鼓掌声,那声音玉耳充都挡不住,清脆得像生下来就懂得怎么像个贵人那般鼓掌。
“好、好、好。”
韦练一个激灵,炸毛似地跳起来,而李猊也起身,手按在障刀上。然而当他们瞧见来的人是宜王时,都傻眼了。
而他身后跟着的人让他们俩又傻一次眼。
竟是只打过一次照面的崔三娘。
“可让本王好找。”
宜王很是殷勤地给她让出一条路走,又故意装得很高傲,颇有炫耀之意地向两人扬了扬下颌:
“若不是三娘,本王根本不可能避开鱼公公那个老狐狸来救你们,还不快谢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