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2)
或许,那夜是崔三娘或“白大人”的出现打断了他们将死去客商转移到地下河再偷偷处理的行动。逃走之仓促,从秦娥遗落的发簪也可以看出。但她们并未真的离开长安,而是留在西市,从地下河道往返于折柳村和城中。在这段时间里,四位村中耆老也就是当年屠村的罪魁祸首被人发现吊死在庙中。
或许,是秦娥与王十五娘的到来,让少年终于可以执行他真正的“复仇”计划。
他知道折柳村地下河道的秘密,也知晓通往的山谷深处埋葬的不光有尸体,还有村中磁铁矿。如若这秘密被捅破,他可以借更高处某只手杀死所有村民,自己也可全身而退。
但最终少年死了,死前讲了一番奇怪的话。
或许是他已经腻烦了人间所见到的种种,又或许他与“百花杀”的信徒们日夜待在一起,心中已逐渐相信了那些鬼话,相信自己的“死”可以将母亲从水底托起来,永远漂浮在天上。
“故而我便知道,秦娥一行人定不是一般二般的歹人,不光会用蕈子做毒汤致人胡言乱语,还会用怪鱼扰人心智。待从地道里出来时便多了个心眼,提前服用了解毒药。谁知出来时撞见的不是‘百花杀’派来的歹人,却是鱼公公那个更大的歹人。”
康六终于一股脑把话说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
哐当。
木门被推开,李猊穿着朝服站在当地,双眼直愣愣地望过来。韦练沉浸在推理中,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出现。
“大、大人。”
康六见是他,立即起身。而李猊纹丝不动,用含义复杂的眼神看着韦练,那眼神既是狂喜,也是悲伤。
第64章 ☆、黄粱镜01
城东,升平坊内,美人正在对镜梳妆
。
此时已是深秋,窗外有一丛盛开的菊花,倒映在铜镜里,人面与花盏相映,分外美丽。
她穿着长安城最时兴的石榴色夹缬裙,云鬓高耸,正往眉心贴着花钿。书案上放着一卷诗集,用白玉镇纸压着的地方,是首墨迹未干的新诗。
洪崖差遣谈话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多,明朝为我一时开。原诗为唐代翁承赞的《擢探花使三首》,此处借用。
美人贴完了花钿,染着蔻丹的手指摸上诗句题款的一行字。《擢探花使》是诗名,这首诗作是由去年的新科探花所作,名字是白显宗。
并非出身五姓七望,也没有什么朝中的靠山。却凭借诗名和那张俊俏的脸博得皇帝青眼被钦点为探花。曲江池游宴上她远远地瞧见过他即席赋诗的风姿,虽则是去年的事,却在她心中引起剧烈震荡,直到今天。
——直到今天,她凭借自己县主的身份与身为贵妃的姑母之威名、让那位探花郎休掉原配之后在家中等待与自己定下婚约,却得知她已被画进《十美图》、成了宜王的备选妃子而婚事告吹,自能委屈做她的入幕之宾。
是个有魄力、知好歹,心狠手辣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在长安不少,可真正能抓住机会平步青云的不多。她就是他的青云,但如若他起了旁的心思,她也能晃一晃衣衫,把他从云端抖落。
美人在铜镜中整理鬓角、手指抚摸上那只金凤钗。来自姑母的赠礼总是如此贵重且合心意,她姓杨、姑母姓杨,而天宝年间那位倾国倾城的贵妃也姓杨。弘农杨氏这四个字能保她一生富贵,她这辈子无需向任何事、任何人低头。
包括那个白显宗。
听说他近日行踪诡秘,似乎是在长安私下置办了宅院,安顿他那被休弃的原配。
美人脸上浮起一丝冷笑。
装什么好人?既想要天家富贵,又想要不抛弃荆妻的声名。最后好处都是他来得,骂名让她这个县主担。就算……就算她即将入宫嫁给宜王,可宜王光是备选妃子就有十人,她不过是需要被家族推上去的棋子,怎能为此舍弃自己的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