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夏云清看着祝颂,欲言又止,把祝颂都看笑了,“到底怎么了?”

夏云清吞吞吐吐的,“我觉得有点不好说。”

“啊?这有什么不好说的?”祝颂不理解他的意思。

夏云清道:“就是祝大人亲了干娘的掌心,干娘说他恶心,然后两人就打起来了。”

祝颂震惊,“打起来了?”不过短短两个月,他爹就这么大胆了?

夏云清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改了措辞,“应该是干娘打祝大人。”

“哦。”祝颂这才放心了。

一时无话,祝颂见夏云清面色担忧,略有不安,安慰他道:“你别担心,府里的人都很好的。要是不习惯,你先到我的院子里住一段时间,等熟悉了在单独住。”

听他这么说夏云清脸色稍霁,“谢谢大哥。”

“一家人不说两家说。”虽然相处不久,但夏云清人实在不错,除了胆小了一点性格非常好,所以对于孟晓荷把他收做干儿子,祝颂才没有反对。

很快就到了祝府,祝旌深叫住了祝颂,“阿颂,我有话跟你说。”

祝颂让许菘蓝带夏云清去了住处,自己则跟着祝旌深来到了大厅。

祝旌深道:“两个月前陛下从昏迷中苏醒,便召了贤王回京,现在是贤王监国。”

这事在回程的路上祝颂已经知道了,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还觉得诧异,竟然不是太子监国而是贤王监国。

祝旌深继续说道:“陛下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贬出京,在贤王回来监国后又把你召回来,意思很明显了。”

这事祝颂倒是不知道,早知道他是梁皇贬的,那他这两个月就不骂温奉玄了。

祝颂懂祝旌深的意思,先贬后复,这是梁皇在给贤王找心腹。

祝旌深道:“经过宫变和两个月的势力发展,太子虽然现在风头无俩,但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皇上几乎要传位给太子的意思。前段时间你与太子走得甚近,梁皇贬你不仅仅因为你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也有敲打之意。”

祝颂明白他的意思,点头应道:“我知道该怎么做。”

祝旌深道:“换身衣服,去见见贤王吧。”

祝颂道:“多谢二叔。”

祝颂知道如果不是他们从中周旋,必然要等贤王继位后才会把他调回来的。

祝旌深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一家人,不必说这些。陛下如此大费周章,只要你抓住机会,前途不可限量。”

祝颂年轻的时候号称京城孩子王,同龄人几乎都跟他称兄道弟的,现在虽然各司其职,但到底有小时候的情分在,总是不一样的。

祝颂点了头,从小在京城混,他也深谙为官之道的。只不过他不由得想起了温奉玄,费了那么大劲,到最后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算了,人各有命,权利场上大家都拼尽了全力,总有败者。

以他们俩现在的关系,不去踩上一脚,都算祝颂大度了。

祝颂换上了阔别两个月的官袍,进宫见了贤王。

“臣祝颂参见贤王殿下。”

贤王本来正在看奏折,听到祝颂来了就迎了过去,此时稳稳的扶住了他的手,“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多礼。”

这话说得就太客气了,祝颂赶紧道:“殿下客气,臣惶恐。”

“坐吧坐吧。”

“多谢殿下。”

祝颂依言坐下,贤王也不看奏折了,坐他旁边与他闲话。

之前两人同朝为官,打过不少交道,不过那时候三王争霸,贤王势力最弱,常常被打压,时常见他眉眼都拢着一股忧郁,少有像现在这样眉眼上扬的时候。

果然还是权利养人。

贤王十分自在,说话也轻快,“我之前还想去北漠看看黄沙,现在看到你晒得这么黑,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祝颂道:“文人墨客多有溢美之词。”

贤王笑道:“是,从来没人说过会晒得这么黑。”

祝颂回道:“不仅太阳大,风沙也大,每天张嘴黄沙就往嘴里灌,饭菜都有沙,嘴里就没干净过。”

贤王道:“这也太惨了。那时候我不在,不然怎么也不能让父皇把你调那么远去,太遭罪了。”

祝颂顺势起身说道:“臣感念殿下大恩,日后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励精图治已报殿下。”

贤王扶住了他,“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你伴我左右,我心才安。”

祝颂道:“多谢殿下厚爱,臣一定不负厚望。”

贤王哈哈大笑,“别拘礼,坐下说。”

两人闲话了一阵,贤王知道他出回京事情多,便也没有多留他,“初回京,多休息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