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鱼面和方便面加进围猎备粮的事儿没一会儿就定了下来。
围猎男丁二十二人、女眷暂时三人,一共便是二十五人,除开萧家和乔家的话,其他分别来自七家,一共九家。
九家便按参与的人头各自提供鲜鱼、番薯、面粉。
苏榛也提了要求,鱼也只捞三到六斤重量的。太小的放生,太重的肉质不嫩。
并且各家把鱼鳞鱼腮和内脏、黑膜都清理好再送到萧家来。
围猎期暂定是十五天,自是不可能每天都吃鱼面,每人按二十斤鱼肉、二十斤番薯、半斗面来送。
另外,苏榛也把丑话也说到前头,制鱼肯定是有一半重量的损耗,不可能送来多少就能出多少,各家若是计较,就别参与。
乔里正大手一挥,让苏榛放心制。本就是不要钱的鱼,要是这点儿都计较,那围猎也干脆别参加,免得分猎物的时候计较起来更难看。
至于手工费,按天时算、估摸得要制两天,一天六十文,一共便是一百二十文。但为了避嫌,乔里正当下就说乔家人不再参与后面的手工。
春娘和山梅一听,心里不悦,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后面再做收的全是村民的钱,乔家要是再出人,一定会被说闲话、说里正以权谋私。
其实区区每日六十文,至少得占用萧家两口人的劳动时间,苏榛压根看不上这价格。
但一来自家也得做,二来方子确实不能教别人。
反正也不亏,做就做吧,苍蝇腿也是肉。
第35章
聊着聊着,乔里正不自觉的更加重视起了苏榛的提议,甚至临走还多问了句:“苏娘子,依你看还需要准备什么?”
苏榛索性拿出自己列的单子一项项跟乔里正核对,其中两项“脱水蔬菜”、“耐饥丸”,又引起里正的兴趣。
“脱水菜是指干菜?耐饥丸又是啥?”
苏榛耐心解释:“菜是一定要吃的。鲜菜和黄豆、绿豆也要带一部分,但从重量考虑,以脱水的为主。”
“可猎户家的都不爱吃菜,上了山都是大块吃肉才香。”
“可往年下山回来,可有出现过病症?比如牙出血、舌疱之类的?或是回来就后不利,还特别容易虚。如果有,都是因为缺少蔬菜导致的。”
时下便秘称为“后不利”,苏榛一问,乔里正还有些难为情。
春娘不怕难为情,毕竟自家人身体更重要,便立刻说了:“对对,爹,每年您跟大江回家都且得调养一阵儿呢。”
乔里正讪讪的:“倒是没想到是这原因。”
叶氏自是认可苏榛的话,补充着:“我家吃食都是榛娘安排,她每顿都要我们吃点菜的。”
乔里正便拍板,把脱水菜也列进单子。而且制干菜家家都会,就不用苏榛辛苦了,各家自制了便是。
苏榛只提了几样参考,比如胡芦菔、白菘、寒瓜、蒜片都可以脱水烘制,自家吃多少就制多少,这东西没几个钱,总不至于还要占别人家便宜的。
至于充饥丸,苏榛也没做过,但她听说过,而且也是古代的方子,主材是糯米和红枣,紧急的时候吃一颗管一天。
苏榛把它想像成现代的压缩饼干。
即是方便的吃食,听起来也不贵,乔里正便直接也要了。
说做就做,乔里正起身告辞挨家通知去了。乔大江没跟着,他一定要把木橇车帮萧家做完再走。
眼下所有活儿都有人做,反倒是裁衣服这项只有舒娘一个熟手,进度慢,苏榛便把山梅“调岗”,让她也进屋缝东西。
山梅的女红虽然不及舒娘,但也是超过苏榛的,且速度也比苏榛快了一倍。两人一起,不到一个时辰就缝完了五个夹棉双层口罩。
苏榛一向是“鼓励教育”,对山梅好一通夸。
山梅脸涨得通红,眉眼却从里到外终于舒展了,也偶尔敢参与一下女眷们的聊天了。
苏榛不经意的打量山梅,瞄到了她颈间、耳侧都有红肿、抓痕。不用问也知道谁干的!
心里对这个同龄人更加疼惜。
但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她便先搁下针线,去灶间给大家准备午食。
有了乔大江这个能干的,木橇车制的格外快,眼瞅着才到日中就制完了。
他也奇怪为啥萧家的木橇车制得这么小,寒酥给他解释了苏榛的安排,他听了自然又是连赞,直问他也想照着做几辆可否。
寒酥是完全尊重苏榛的想法,她说行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