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苏榛倒是没空儿想这么多,毕竟在她心里连寒酥都是小屁孩儿。
约摸着锅中油烧至了七成热,便下鸡块炸至金黄捞出沥油。再把多余的油倒进其它容器,锅中再烹方才炒好的料、重新加入炸好的鸡块儿继续翻炒片刻,便加了之前买的猪骨炖了两个时辰的汤,放香菇等配菜,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炖至鸡肉熟透,汤汁浓稠,加入香油提香,最后出锅装盘,并撒上寒葱碎、芫荽。
大概也是这个时代的食材格外新鲜,菇又是用了长虚山最好的元蘑和松磨,整盘泉水鸡放灶上一温,简直是异香扑鼻。
乔大宝、二宝已经是满脸要馋哭的可怜样儿。
二宝跑到苏榛面前装可怜:“苏姐姐,我能尝一块儿吗?就一块儿,我真的好饿,只吃了早食过来的。”
还没等苏榛开口,谨哥儿先拒绝了:“不可以,人没坐齐,小孩儿也不能先吃!没礼貌!”
“谁说的!”乔大宝扯着脖子反对,“我家都是我们小孩儿先吃,否则会全被我奶奶一个人吃了!”
“但你现在是在我家,要懂礼貌!”谨哥儿坚持着。
其实平时做完饭,苏榛也会给守嘴的谨哥儿先尝一块儿的,但经过一天的“权威体验”,五岁的谨哥儿莫名就多了一份当扛把子的官儿瘾,连他自己都不遵守的规矩在此刻成了严格的规矩。
苏榛哑然失笑,却也自然要给谨哥儿撑起来,便竖起大拇指夸赞:“好孩子!”
得了表扬的好孩子谨哥儿脸愈发的红扑扑,维持秩序的精神头儿更足了,指挥大家仍旧排排座,在灶间鼓掌就成!
炖鸡的功夫,另外一个灶就用来做酱焖鱼,鱼块儿是现成的,早就去了鳞去了内脏,搁“冰箱”里存了很多。
这鱼之前给几家人都送过,可惜乔家这几人都没尝到,苏榛便做得多些,让他们今晚能吃个饱。
鱼焖上,接下来就是炒鸡杂。
时下没有青椒、泡椒这类的配菜,苏榛便用在成树家买的什锦瓜齑,还特别挑出口感最脆的豉瓜、酱姜、腌萝卜、腌寒瓜,全部切成丁儿,又单独切了半头蒜片。等泉水鸡炖得差不多了就换陶罐盛,再放到旁边的小炭盆上继续煨着。
第40章
灶上的铁锅洗干净,锅中入油,入蒜片和所有的瓜齑丁爆出香味儿,再倒入已经腌了许久的鸡杂,大火爆炒变色立刻出锅装盘。
鸡、鱼、鸡杂都熟了,谨哥儿就屋里屋外的喊人吃饭。
大宝二宝也突然变得眼中有活儿了,搬凳子擦桌子,手上确实在不停的动、眼睛却时不时的瞄向菜盘。
干活儿的人纷纷用温水净了手,各自围桌找空儿或坐或站。而这一会儿功夫,苏榛便又做好了一锅汤:白菘蛋花汤。
简单清淡,就是白菘切段煮软后搅蛋花进去,调点儿盐、干菇粉、撒点儿寒葱碎就出锅。人多,苏榛打蛋花儿足足用了七个蛋,酽得都快瞧不见汤了。
等所有菜都上了桌,乔大宝、二宝在这方面自然最“聪明”,先就坐下了,又被乔大江一把给拽起来,“长辈都没坐,你俩咋好意思坐的。”
“我俩不就是长辈!”乔大宝脖子一挺、理直气壮:“我是小树他叔!”
“你是谁叔也没用,这屋叔多了。”李和可不惯着乔家这俩活宝,直接让年岁大的先落座。
苏榛自然不用管桌上孩子们的争抢,只跟叶氏、春娘把菜盆上桌、把饭碗填满、分发。
时下的白米也分精米、糙米、陈米等种类,白水村的人习惯了几种米掺着煮。
但苏榛压根就没买那些低价米,她穿过来之后再穷也没亏了嘴。萧家自然是万事信她的,也不会管她做了啥、买了啥。
总之晚食连米饭都格外的香。
菜虽然只有三道,但酱焖鱼肉质细嫩且全无腥气、酱香浓郁、小刺都焖得酥烂;鸡杂配着瓜齑又香又爽口;泉水鸡鸡皮柔韧、鸡肉鲜嫩、调味新奇,一块包裹着浓油赤酱香味的鸡肉吃进嘴里,好吃到所有人都觉得这两只鸡真是没白死啊,以及以前吃过的鸡都白死了……
吃饱喝足,外头太阳就也落山了。
白水村黑的早,这个时代又没路灯,好在月色映雪,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大家本想立刻起来把活儿收尾了,被叶氏和萧容强按住坐下缓缓、把身上吃饭吃出的汗都消消。
大人们还好,小娃们集体晕了饭,一个两个摸着肚子打着饱嗝儿。
苏榛便不许他们再出去玩雪了,在卧房的火炕上摆了小桌,拿了炭笔和纸让谨哥儿教大宝、二宝和小树写字去。
别看谨哥儿年纪最小,识字却是最多的,小小先生有模有样的。并且苏榛还答应了娃娃们,今天学会写五个字,就奖励蜂蜜红枣甜水喝,这下所有孩子都瞬间积极了。
按说这个时辰,春娘和山梅、舒娘等人都该放工回家了,叶氏也把每人三十文都发到了她们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