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苏榛便直说了来意:“嫂子快别忙,我们还要赶回白水村,今儿只是来买黄酱,不知您家还有多少?”

王氏有些惊讶:“上次的都用完了?眼下我家一年份的酱估摸还能称个三、四十斤。若是不够,我这去邻居嫂子家拿,她家也是我帮着腌的,口味一样。”

苏榛心中一动,“她家腌得多吗?”

“她家人口多,每年我都帮她制好几缸的,除开自家吃的,剩百十来斤肯定是有。”

苏榛盘算了一下,其实特别想一口气要个一百斤。但她手头上能拿出的现银不多,而且人家本来制酱就是自用,又不可能像行商客栈一样先付订金,或是干脆赊账。

无奈,便先只要了一个上限,五十斤。

王氏不住的点头:“省得,还要啥?鲜菜还要不?”

“要的,还是那些个鲜菜啊、咸瓜齑之类的,份量您就看着给我配,每样都称点儿,一共三百文左右的就成。”

“成!”王氏应了,便让小喜去邻居家拿酱,她则带着苏榛和寒酥、白老汉去地窖搬菜。

几次来买,地窖倒是给搬空了一半儿还多,苏榛见状有些不好意思,怕成树家自己的囤粮都不够。

王氏却乐不得的解释说巴不得能把这些菜卖出去呢,否则每年都吃得烦腻。眼下能把咸瓜齑卖了换钱,有了钱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最近几天家里伙食都好了不少。

苏榛想了想,便问:“即然如此,那等两三日,我再过来找您买五十斤酱可凑得出?”

“有有,找得到找得到,哪怕邻居家没了,我娘家肯定也有的。”王氏赶紧答应。

“行,那就这么约着。而且也不止这点儿数量,等围猎结束,我再过来跟嫂子您细谈一个买卖可好?就专做酱料和咸瓜齑,但是光您一个人做肯定是不够,您这儿附近可找得到帮手?”

“只要能赚钱,人手要多少有多少。”

“行,那我下次来咱们再好好盘算。”苏榛脑海里全是“老干妈”“饭遭殃”烧椒剁椒酱……

可惜时下压根没有辣椒,但能调配出口味类似的,也是笔不错的日常进项呢。

最后一算帐,五十斤酱加上咸菜和鲜菜,一共付了成树家一两零五十文。

临走,王氏又生拉硬塞的多给苏榛拿了袋番薯,约摸着也得有个二、三十斤了。

出了成树家,三人便去了那个卖锅碗瓢盆极便宜的杂货铺子,选了装酱的素色瓷瓮和几张红纸,一共花了一百八十文。

瓷瓮选了两种,能容一斤酱的买了十个、能容五斤的买了八个。其实两种瓮价格差距并不大,但因行商客栈张掌柜专门提了得要几个小罐儿,那这多出的成本就也肯定也是要加到杂酱卖价里的。

反正以后酱制得多了,自然不会在杂货铺子买容器,得去窑里专门订制。

这么一通采买,苏榛钱袋子又瘪了一半儿,留出给舒娘的制衣钱,能用的只剩一两七钱零三十文。

第43章

好在今天要买的东西也不多了,直接先去了粮铺买了白米二十斗、糯米两斗、红枣二十斤。时下红枣价格倒是极便宜,每斤才三文,苏榛便想着多买点儿,能做不少吃食。

两种米花了四百四十文,枣六十文,刚好用掉五百文整。剩下的钱,苏榛打算全部买做杂酱的肉。

买肉倒是简单,白老汉的大儿子在省城酒楼当帐房,有相熟的肉铺。

平时白老汉买肉,每斤也是能便宜个一文两文的,苏榛直接跟着他买就是。猪肉二十三文一斤、汤骨十文一斤,苏榛挑了十五斤后腿肉、十斤汤骨。

临出门看到地上桶里摆了一整套的猪下水,说是今天早上才杀的,整套约摸着有十余斤,全拿的话一共才一百文。

大宁朝人不爱吃猪下水,这价格基本就是给钱就卖的程度,苏榛果断全包!

当然,她也接收到了寒酥眼中对下水的嫌弃。

苏榛:呵,做好了你别吃哈!

肉铺消费:五百四十五文整。

钱袋子可以用的余额:六百八十五文。

从肉铺出来,三人便都饿了。

苏榛带了几个肉包子。她本想请白老汉一起寻个小食肆,点上三碗肉汤配着吃。但白老汉替苏榛省钱,找了市集街边点着炭炉卖热水的,包子付三文就给搁炭炉上烤热。外加热水一文一大碗,三人一共才花了六文钱。

白老汉和苏榛吃的都快,竟是寒酥最斯文。慢条斯理的、吃一口就一口的热水。哪怕他衣衫朴素,但光是那张脸和身高已经引得路边经过的姑娘、妇人都要偷偷盯他几眼。

苏榛心里好笑,抬头打量寒酥,心里莫名的有些小骄傲:看,这也是我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