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里面确实详细描述、并且绘制出了长虚山几十种菌菇、野果子图样。且不止画了冬天的,春夏秋三季的都有。
“这书真是实用。”萧容也翻看了下,又问:“但一时半会儿也背不完,可否多借几日?”
“自是可以的,我家公子说您尽管看,或者请人描摹了也好。”小司替盛重云大包大揽了好人卡。
苏榛却心中有数,忍不住替小司捏了把汗,愈发觉得他可真是个好孩子。
其实她忘记了,小司比她还大……
第51章
“萧爷、夫人、苏娘子,书送到,我这便走了,再晚怕城门就关了。”小司起身告辞。
“小司等等,我拿些好吃的给你带走。”苏榛立刻起身去拿。
小司想客气也没用,被叶氏按着不让走。
苏榛拿了已经晾好的第一批糯米红枣耐饥丸,挑个头最大的包了五枚。又包了一份煎好的爆浆豆腐,单独放了调料,全部用桦树皮盒子装,再寻了布、系成包袱。
等待的功夫儿,小司便逗着谨哥儿说话:“冰灯做得如何了?村里是不是你做的最好看?”
“我跟寒酥哥哥一起做了好多好多好多,小司哥哥,你要不?我送一个给你呗!”
“谨哥儿舍得?”
谨哥儿大方的拍了拍小胸脯,有模有样的:“舍得,跟我来!”
边说边把小司拉到了外头,墙根底下搁了好长一排、大大小小的冰壳子,看得出来,都是用家里的锅碗瓢盆做的模子。
唯有最里面的一盏,小司心中一动……
“谨哥儿,那个可否给我带走?”
谨哥儿顺着指向看过去,那也是寒酥哥哥做的。其它的都好看,唯独那个丑不拉唧的,虽然不知道小司哥哥为啥要那个,却还是爽快的点头:“可以的。”
“谢谢谨哥儿。”小司乐了,赶紧寻了个桦皮盒子把冰灯包了,挂到马鞍一侧。
苏榛也刚好从灶间出来,好大一包吃食递给小司。
若是往常,小司肯定当场直接打开看,还得塞嘴里先尝尝,但今日却接了吃食就上马,话都没说几句,吱吱唔唔的告辞,策马便跑。
苏榛虽觉得古怪,但也无妨,没太做理会,就去了冰屋“巡视”,看看还要囤些什么。
萧容跟寒酥这两日见缝插针的砍了不少的柴,再加上在城里买的石炭,全部整整齐齐的放进了那间物资专用的矮冰屋,足足堆了半间。
冰屋的另外一半儿,是用树枝子搭的简易多层架。
最重的冻肉、冻鱼放在最底层,上面依次是些工具、晒的那些个不怕冻的干货。
物资库越满,苏榛心里就越是踏实。
围猎也不过半个月时间,伯娘带着谨哥儿有这些物资,足够她俩吃用了。
黄昏时分,寒酥回来了,又拉回不少东西,全部先卸进了冰屋里。
萧家用车用的勤,白老汉便不肯再收七十文一日了,往后都只要五十文。另外他也听说了苏榛要教女眷做番薯粉的事儿,便替自己娘子也报了名。
他倒没指望拿出去卖钱,就单纯觉得这东西怪好吃的。
白老汉走后,叶氏和苏榛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寒酥,可有人关注他的衣裳。
还真别说,在行商客栈确实被不少人问了,寒酥也按苏榛教的回答,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钩子”。
“那市集上呢?有人问吗?”苏榛更关心的是城内情况。
寒酥点点头,“有是有,但我今日跑东跑西光顾着采买,并没过多停留。”
其实他谦虚了,就算他没过多停留,但市集上的女眷们打量他的目光……
这种情况自然不能跟榛娘讲,寒酥没来由的心虚。
苏榛倒是不急,整个的推广方案她要细细策划。
寒酥便把外套脱了,爱惜的挂好,再拿出钱袋子给苏榛交帐。
今天送到行商客栈的肉酱一共八十斤,其中包括二十斤原味肉酱、二十斤香辣肉酱、二十斤香菇肉酱、二十斤蒜香肉酱。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了“商标”的特制坛酱,价格自然是重新核定的。
成本方面,黄豆酱用了约七百五十文、坛罐一百八十文、肉和菇类差不多四百五十文、再加上调料、配菜、熬制的柴钱等等,约合两百文,若不算人工,便一共是一两五钱零八十文。
每斤成本,平均下来约十九文至二十二文左右,苏榛给寒酥交待的底价是最少卖四十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