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寒酥跟行商客栈张掌柜商量之后,定价整数五十文一斤。分了八百文给客栈,再减去之前收的三百文订银,寒酥共收二两九钱。

紧接着便是花销,寒酥去成树家又取了五十斤黄豆酱,二十斤鲜菜鲜菇,一共花了七百七十五文。

按苏榛说的,去买了新的酱坛、十根竹杆和五双雪鞋、十升桐油。北地竹杆有些贵,花了一百文。所谓的雪鞋就是些木头加网编而已,十二文一双,花了六十文。至于硝皮子的铲刀,两把花了七十文,也不算贵。

至于桐油倒是便宜,二十七文一升,寒酥买了十升。

这趟下来,再减掉给白老汉的五十文车费,寒酥一共带回来一两三钱零九十二文。

加上之前赚的,萧家存银就有了三两二钱零五十三文。

三两是“大头儿”,叶氏仍旧放小箱子里,让寒酥藏到房梁上。

剩下的二钱串成二串儿,并散着的五十三文,收进炕柜被子下头就好。

其实别看只有三两多存银,时下“公务员”小康家庭也不过月入三两左右。

萧家搬到白水村短短半个月,就赚了人家一个月的薪水,还赚到一间屋、满屋的吃食、柴炭、冬衣,一家人吃得饱穿得暖,叶氏已经相当知足了。

寒酥即然已经回来了,一家人就决定提前一些吃晚食。

家中有不少现成的,苏榛便挑着包子热了,再加上爆浆小豆腐,另外就只煮了个清淡的芦菔连锅汤。

这也是道快手汤。把五花肉切薄片、加芦菔同煮,煮至软烂就出锅,蘸料跟小豆腐的一样。

一口热汤就着一口包子、一□□浆豆腐,五口人吃得浑身暖融融。

饭后又沏了茶围炉消食小坐,舒服得谨哥儿直接在寒酥怀里睡熟了,被他轻手轻脚抱到了火炕上。

寒酥是萧家独子,眼下有了谨哥儿,当成亲弟弟一样疼爱。

娃儿睡了,大人们可是一堆的活儿还要继续做。

叶氏在铁锅里添上一大锅的清水,把今日买回来的酱坛放进去沸煮、清洗、晾干。萧容负责剁肉沫、清洗鲜菜之类的,为做杂酱做准备。

寒酥去外头锯今儿买回来的竹竿,苏榛也跟着,竿子的粗细得她把关。

可白水村太阳落山落得快、月亮却爬升得慢,又不似现代有路灯,外头仿佛瞬间被口锅罩住了一样黑。

黑倒也不怕,苏榛进屋把油灯和蜡烛都取了些出来,寒酥带着谨哥儿做的那些个冰灯今晚就能派上用场。

冰灯都摆在墙根下冻着,苏榛走过去选她喜欢的:有大有小、有圆有方,寒酥也是心细,每一个冰壳子上都冻入了树棍儿,棍上可以直接系绳子,这样冰灯想挂在什么高度都成。

最后,苏榛挑了五个大的把蜡烛放进去,交给寒酥拿到冰滑梯旁边挂。

冰滑梯这个东西做得也是歪打正着,因它高度足够,挂灯效果绝佳。体积又大,挡风效果也是一流,在它旁边锯竹竿或是做其它的事,刚刚合适。只不过,时下的冰灯这种东西,里面放的是蜡烛,光度就十分十分有限,挂得再多也就图个氛围,指望它多么的亮是不可能了。

可冰灯仰头下看美人……当然,美人指的是寒酥。

他身姿挺拔,面如脂玉,晶璀的眸色让人莫名心安,长发虽仅以竹环相束,却丝毫未显落魄。灯影在他的眉间、鼻梁勾出明暗交织的轮廓。

人比冰灯夺目,这是苏榛此刻的心里话。

可灯挂上去,寒酥却逐渐有些困惑。

“怎么了?”苏榛问。

“你……就没看上别的灯?”

“都差不多的嘛,没什么区别。”

“唔,那我也去挑一盏。”寒酥直接快步走向屋墙方向。

灯全是他亲自操刀,他将最喜欢的一盏摆在了最里头,他以为苏榛也会喜欢,会选那一个的。

可……那灯呢????

“这是何物?”盛重云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冰坨子,问小司。

小司这家伙回到盛府之后独吞了从萧家打包的美食,却只给了他这块冰。

“公子,您仔细瞧啊。”小司语气却十分得意,“这可是苏娘子给的哦。”

盛重云眉头轻皱,“她给的又如何?我是缺一点儿冰吗?”

话说的很冷,视线却凝在了冰上。

准确的说是冰坨上,圆圆的一坨,中空,里面刚好可以插根蜡烛。外层的冰壁上倒是凿出了些线条,让这圆坨子成了一个……带壳的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