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榛娘说得对,寒酥快去拿。”叶氏一听这话也是心里喜得不行。
流放过来明明应该是很惨的境况,但忙得脚不沾地,也不知道为啥一点儿没觉得辛苦,反而日日有盼头。
主屋开灶那天被符秀才娘子闹过一场,也没顾得上弄个仪式,今儿索性就补齐。
没一会儿,寒酥就挟了块儿火炭过来引燃,苏榛用陶瓮煮上糖水,水开了每人都喝一碗,象征幸福、团圆、细水长流。
“可惜还缺了鞭炮。”苏榛念叨着。
“我来我来!”谨哥儿蹦高儿,捏着自己圆滚滚的腮帮子发出“嘭嘭”的娃娃音。
满屋子人都被他逗笑,也行,家里有谨哥儿这个小炮仗就够了!
没一会儿,黄泥灶里的火就燃得旺了,冰屋的温度逐渐上升。
谨哥儿最好奇,一直问为啥冰屋不会被热化了。苏榛也不能用现代词汇给他解释过多,便只说让他好好读书,书里都有答案,学会了还能建更好的冰屋。
大家聊天的功夫,萧容搬了个陶瓮进来,把今天剥的那条狍子腿皮塞了进去,又加了温水、水里还撒了草木灰,他想自己硝皮子。
时下山里的猎户家,基本都会自己硝制一些简单的皮子。特别名贵的怕弄坏,才会去请专门的硝皮匠。
“萧伯,您啥时候学了硝皮子?”苏榛看他做得有条有理的,也是好奇。
“今天问李和学的。”萧容一边做一边说着:“他可真是个能干的后生,不止是个好猎手,还会杀羊、劁猪,附近几个村有好皮子都会请他去硝。他人缘也好,赚得也多。”
“这么好的后生,咋还没娶妻?”
“那得问他自己了,一跟姑娘说话就脸红,恨不得钻地缝去。”
叶氏回想了一下,倒也是,李和每次来萧家看到苏榛都是一副快晕过去的慌张相。
一想到这儿,叶氏便没忍住,笑出了声。
“伯娘笑啥呢?”苏榛问。
叶氏哪里能说,毕竟苏榛还没出阁、还有个盛重云那么好的缘份在呢……
“没事没事,榛娘,围猎还需要啥,你只管安排,咱们分工做。”叶氏赶紧岔开话题。
苏榛认真想了想:“还需要伸缩登山杖和雪鞋,另外,还有一些包具类的。”
寒酥好奇:“雪鞋不是买了五双现成的吗?”
寒酥买回来的雪鞋就是乔里正和乔大江穿的那种,像踩了两个网球拍,苏榛看不上。
“现成的只是拿来当底子,我想改进一下,穿起来能更轻便,追小兽、跑动,都不影响。”
一听又有新东西要做,一家人眼睛都亮了。寒酥索性去主屋搬了小桌和板凳过来,还拿了苏榛要炭笔和纸,一家人围坐在黄泥炉旁看苏榛写写画画。
好口才不如烂笔头,苏榛画画没技术,但描个简单的线条是没问题。
“我见村里猎户踩雪都是兽皮鞋外面套木网雪鞋。兽皮说是保暖,但也很容易湿透,围猎的时候肯定会埋伏之类的,人都得一动不动的,哪会有条件点火烘鞋子,脚上冻疮就这么来的,防水问题一定要解决。所以我让寒酥买了熟桐油回来,家里也有厚布,咱可以自己制油衣和油布,油布就拿来做裹雪鞋的套子用,做成可拆卸的,不穿雪鞋的时候也可以罩在棉鞋或兽皮鞋外头。”
寒酥这才明白为何让他买了十升熟桐油,但量这么大,想必不止是做鞋子:“是否也要做油雪衣?”
油衣就是大宁朝的雨衣,防雨也防雪,面料通常是丝或绢,价格昂贵,只有王公贵族们才穿得起,普通百姓只穿棉布的油衣或蓑衣。
苏榛点点头:“我觉得需要做几件,山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飘雪。”
“行,以前跟着你萧伯行军的时候我们也穿过油布衣的。”叶氏一听就懂了,“那我这就开始做,家里有棉布的,我直接做五件披风。”
“伯娘,做连帽的披风。”苏榛嘱咐着。
叶氏点头应了,便抱着谨哥儿先回了主屋去做,布料都在她火炕上的柜子里收着的。
至于改良雪鞋,苏榛要费上一点功夫,把普通的棉鞋加装成户外踏雪鞋。
时下的雪鞋是木头加藤网,只顾着脚底踩雪方便,脚踝的保护性很差、或者说压根没有保护,十分容易崴脚。
另外,踩雪鞋跟滑雪鞋、溜冰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不是现代苏榛经常雪地露营,她也不知道还有这种鞋子品类。一般是铝合金材质,脚跟那里有个三十度切换的可抬高装置,像弹簧高跟一样,很适合上雪山上陡坡。最底部是钢齿双倒刺设计,抓地力极强,另外鞋头部分是前翘弧型,防止鞋子陷进雪里。
眼下没有铝合金、没有钢齿,她的代替方案是松木烤软、弯曲代替原先方方正正的鞋框,之前在铁匠铺买的碎铁用皮绳子编起来,代替钢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