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李和反应快,忙问他们出去围猎的时候不能带桶子要怎么办。苏榛说会提前给大家把水净好,装水囊里,足够一日。

“除此之外,就地随便做两个桦皮锅,把这滤材包丢进去用就行了。”苏榛说得也严肃:“大家务必记住一点,野外的水,无论它看起来多么清澈也绝对绝对不可以直接饮用。能过滤就过滤,实在没时间或是不方便过滤,也起码要烧开了才成。很多小虫子是肉眼瞧不到的,喝到肚子里,人会生出不少奇奇怪怪的病。”

乔里正也认真的重复:“大伙儿都听见了吧,往后出去可千万记得!”

“成!我们记得了。”

“往后把水烧开了喝!”

又七嘴八舌的围着聊了会儿,乔里正便仍旧带着男丁们去做事。

寒酥把石头房子也清扫得差不多了,便拿艾草放里头薰着,万一里头有冬眠的蛇或是其它异味,薰一薰会好不少。

赵勇隔得老远就喊着:“孟坨子,你晚上靠门边儿睡,免得臭脚把我们薰死!”

孟坨子脚臭,在村里简直称得上臭得人神共愤。每年围猎最惨的一件事就是跟他挨着睡。

此刻被赵勇当众喊了,他倒也不生气,跟着大伙儿一起嘿嘿嘿直乐。

寒酥却没笑孟坨子,而是默不作声去扫了些艾草灰,寻了枯树叶子托着递给他。

“孟大哥,你晚上把艾草灰加点清水和了,敷在脚上可以止痒除味的。多用几次能缓解脚疾。”

孟坨子怔了下,赶紧先把手在裤子上蹭干净才接过艾草灰,光顾着紧张,连谢谢都忘了说。

他谢的却不止是艾草灰,那是那声“孟大哥”。

自打他有记忆开始,“坨子”绰号就如影随影。

他个子矮,长得又挫,在白水村的猎户人家算个另类。他知道大家看不起他,便使劲儿偷偷的学些打猎的技巧,慢慢的竟也摸到了些门道,在村里的待遇就好了些。

可“坨子”这种名字,别人叫他,他也应,但应了不代表喜欢。

平生第一次被人那么认真的叫了声“大哥”,孟坨子心里五味杂陈。他本来觉得自己跟萧家两父子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甚至还觉得从京城来的一定难打交道,少接触为好。

可今日,不止孟坨子,围猎的人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得出萧家两父子干活儿不偷懒,专挑最累的做。

尤其长得跟画上出来的萧寒酥,竟也不骄气,还肯叫坨子一声“孟大哥”……

人人心中有杆秤。

大伙儿对萧家人的态度从疏离、到客气,再到慢慢接纳。

女眷那里仍旧专注于做晚食。

春娘又在铁锅里炼了些猪油,多的油盛出来囤着,使锅底的余油就开始烙锅盔。

苏榛怕火候太大,赶紧又把柴抽了些出来,压成中小火。

那铁锅也是村里公中的,足够的大,一锅起码能烙十三、四个。烙得一面焦黄了就翻面,直至两面焦黄就熟了。

鲜肉锅盔刚出锅时那个香味的杀伤力……

所有人手上的动作都在加快,都在想着赶紧把活儿干完就能吃上肉饼了。

苏榛跟山梅则在熬番薯粥,粥里不止有番薯。苏榛还往里放了些山药、红枣,还放了些糖。

糖这种东西是山梅平时吃不到的,所以看到苏榛这么使,忍不住心疼,也忍不住小声问:“榛娘,这糖是从家里拿来的吧?萧伯他们看到了,会骂你不?”

“不会的。”苏榛自然清楚山梅为何会有此一问,顺便就又多说了句:“山梅,往后你自己赚银子使劲花,让你家乔老太婆眼红去。”

“我跟你不一样,我没本事,哪里赚得到银子,最多不过帮城里大户人家浆洗几件衣服。”

苏榛轻声说着:“没本事就学本事,腰杆挺起来。”

山梅下意识就挺了,倒把苏榛逗笑了。两人一边做事,一边轻声聊着女儿家的事儿,以往的阴霾一扫而空……

约摸半个时辰后,日头彻底落山,又刮起了白毛风,呜啦呜啦的穿过密山、雪原,当中夹杂着不知是兽鸣还是什么的声音。

夜晚来临。

嗓门最大的丽娘站在山洞口喊:“吃……晚……食……啦……”

猎户们不管在干啥,立刻停了,赶紧从各自的行李中翻出从家里带的木头碗或盆,拿着就往洞里跑,闻香味儿闻得他们馋透了!

可苏榛和丽娘却把持着洞口,指着旁边特意烧的温水,不洗手不许进去吃饭。

而且洗手也不许全部人用一个桶洗,要舀出来单洗。

这让习惯了拿袍子蹭手的几个埋汰人甚是抱怨了几句,但被丽娘一瞪、再被苏榛柔柔的声音一说,全老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