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2)

最重要的,是叶氏做好的三百斤苕皮、以及整整一百罐、一斤装苏榛配方的“就酱”。

短短几日,叶氏一个人做三百斤苕皮?苏榛有些着急,“我伯娘哪里有这么多的精力,白叔,您可别骗我,她身子骨真的受得了?”

“她只做了五十斤,其它的全是她在村里收上来的,每斤付人家二十五文。方子你不是都教给大伙儿了,几乎家家都在做。”白老汉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家也做了些。但你伯娘说也问问你的意思,她这样收行不行,若不行,我下山再带回去还给各家便是,绝无二话。”

苏榛一听,简直想给叶氏鼓掌了:“我伯娘收购的?行,怎么不行啊,没问题!但我家没那么多现银啊。”

白老汉挥了挥手:“先欠着,不急。等你做好吃食卖了再给我们就成。”

苏榛连忙道谢。干苕皮的成本每斤是二十文,卖价三十五文。现在叶氏用二十五文收购,余下的利润也是相当高的,自己还省了多大的功夫。

最重要的是,给白水村的邻里也找到个营生。

利人又利已,何乐而不为!

东西清点完,白老汉又把叶氏写的帐目也交给了苏榛,上头清清楚楚的记了两车物资的花销。刨开乔里正走公帐买的那些,萧家出钱的一共一两六钱零六十五文。

这倒也是在苏榛的预算范围内,萧家的存银余额仅有一两一钱零三十五文了。

而萧家两父子打猎赚的钱,恐怕全得付围墙的费用。

那么生活方面吃穿用度,就都得靠美食流动摊位来赚了。必须成功,否则今冬都难过,温饱家庭秒变赤贫。

压力瞬间上头,苏榛心如擂鼓,恨不得在头顶绑块“奋斗”的布条了。

正上头,去冰河捞鱼的丽娘等人也回来了,收获一般,大大小小捞上来有三十几斤,想必往后几日会越来越少。

丽娘稍有些沮丧:“我们把渔网继续在那里挂着呢,等晚上回来再去瞧瞧,今日应该能凑足五十斤。”

“行,不着急,能捞多少都成。”苏榛安慰她,毕竟眼下这季节捞鱼有难度,而且冰河本来也不是鱼窝子。

正说着,贮木场的马车便来接人了。

赚钱要紧,完成现有的“项目”同样要紧。今天的晚食由苏榛带队,跟丽娘、舒娘三人一起去做。

山梅、李采、春娘,以及白老汉跟成树留下,除了收拾这些鱼,还要准备明天要卖的吃食。

至于贮木场晚食,主菜原材料都用他们自己的,苏榛只带了提前发好的牛乳白面团儿,准备今天再花五十文租一下闷锅窑,多烤一些面包。

另外,苏榛几天之前用水发的豌豆也已经发好了,长出了碧绿的豌豆颠儿。苏榛便剪了一大盆下来,晚上给贮木场的大伙儿做个豌豆颠儿滚蛋花汤,给他们也补补维生素。

全部安排妥当之后,苏榛等三人就坐上马车出发,仍旧老线路走了两刻钟,贮木场到了。

盛重云又没在,又在接待山下来的大客商,蛮好蛮好。但小司却让掌柜的帮忙给苏榛带了话,说他明天一早就去窝棚区上工。

上工如此积极,苏榛知道小司是嘴馋。

另外,掌柜的又问:“苏娘子,贮木场今日打山下买了些食材,你瞧瞧晚食能怎么搭配。”

苏榛其实一进来后厨就瞧见了堆得满满的鲜菜和鲜肉,尤其当中还有一筐好东西:韭菜!

大宁朝也是有韭菜跟韭黄的,但苏榛刚一穿来就是冬季,市面上买不到这两样。

“这是在哪儿寻的?贵不贵?”苏榛很有些惊讶。

掌柜的倒是平静:“哦,倒是没花银子,是从大东家府上送来的。”

“大东家……重云公子家?”

掌柜的点点头:“对,盛家有暖房,四季蔬果都有种植,我们时常跟着沾光,苏娘子若是想做,做了便是。”

这令人羡慕的有钱人……苏榛腹诽。但一想到当初盛重云也往萧家送过暖房的反季节菜,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自己也沾了光。

索性今晚就烙韭菜鸡蛋猪肉盒子,另外再加个豌豆颠儿滚蛋花汤。

豌豆颠儿是苏榛带来的,掌柜的打算按规矩付钱,被苏榛推拒了:“不过三五斤的菜叶子,就算我送大伙儿吃的,钱就不收了。”

掌柜的也知道苏榛的爽利性子,想到确实也没几文钱,便乐呵呵的谢过,承了情。又说即然苏娘子大方,他也不是小气的人,今日的闷锅窖租金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