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2)
苏榛按现代数据换算了一下,大概就是六十几个平方。以白水村来说不算大,也不算太小。
自家用可以,但做买卖肯定是不够用。好在李家为了晾皮子,有个十平方丈大小的暖棚,可以隔三成地方出来用,但也还是不太够,苏榛也有些犯愁。
其实乔家空地最宽敞,但乔大江提都不敢提在他家盖。
倒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家有那么多蛀虫在。很有可能腊肉晾着晾着,就不翼而飞……
第89章
暖棚搭完,还需要保暖防风挡雪的油布和草帘,苏榛分别算了一下用量。
六平方丈的暖棚,顶棚及长侧面大部分采用油布,只留一小部分宽侧面用草帘的话。油布差不多要两匹,草帘要十张。
在晚上或者特别冷的时候,把草帘覆盖在暖棚的外层,尤其是北面和西面,挡住白毛风。
白天大太阳,将草帘卷起,日头能直照进去。
苏榛规划完,突然有了新想法:“伯娘,要不咱家也养些家禽?再多搭一个小暖棚,养些鸡鸭鹅之类的,也省得买蛋都费事儿。伯娘会养不?”
叶氏拍了拍胸脯:“没跟你伯父成婚之前,我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干姑娘。在家养猪、喂鸡、干农活儿,啥都得做。”
“那可太好了,这就养?”
叶氏摇了摇头:“还是开春再养吧,也不止是暖棚的问题。冬天母鸡不爱抱窝,鸡苗少,还得单独做鸡食。等天暖和了,鸡放出去林子里自己溜达,吃草吃虫的,养得更壮些。”
“行,也不差这几个月。”苏榛懂了,就不再提。
另外暖棚需要的油布也得自己做,家里的帆布跟桐油已经用光了。
想着肯定还要再做不少战术背包之类的东西去卖,苏榛便指使寒酥又往白老汉家又跑了一趟,请白老汉下山的时候再代买六匹帆布以及相配的十八升桐油。
加上代购车资只收二十文,一共给了白老汉一两七钱零二十四文。
至于暖棚要用的十张草帘,叶氏提出可以去符秀家里买。
苏榛有些惊讶:“符秀才现在开始编草帘了?”
叶氏笑着摇了摇头:“是他跟他家岚娘一起编的。岚娘精神好了些,但做不了太精细的活儿,织不了布。只能编个草帘子、席子之类的。你们上山的时候,她给村里好几家编了,能贴补些家用,一张普通大小门帘子也才三十文。”
苏榛一听也挺高兴,忙问岚娘为啥精神恢复了些。
叶氏很有些骄傲:“我可不是自己给自己家娃娃邀功啊,这里头功劳最大的肯定就是谨哥儿!就是你们上山的日子,咱家不是一共四个娃娃了,热闹。岚娘日日跑来偷看,远远站着。
起先我还怕她会突然发疯,防着她。后来发现谨哥儿总偷偷给她送些吃的,远远的搁在她前面。
又过了两天,乔家大宝二宝也来蹭吃蹭喝,谨哥儿年纪最小倒成了孩子王,教大家不要见到岚娘就跑,也不要再丢石头打她。
慢慢的,岚娘竟也安静了不少,有一日我瞧见她居然还会笑了呢。你瞧见灶台上那新的蒸帘没?岚娘编的,符秀才送来的,说啥都不要钱,是感谢谨哥儿的。”
苏榛立刻把谨哥儿也喊了过来,问他为啥不提跟岚姨姨的事儿。
谨哥儿人小,心可是真机灵,他不提,是因为怕苏榛担心,自此就不许他接近岚娘。
苏榛摇了摇头,认真告诉谨哥儿:“你自小就能懂得与人为善,姐姐夸你还来不及呢。但有一点,与人为善可以,也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成。”
“放心吧姐姐,岚姨姨不发疯的时候可好呢,而且她发疯也从不对小娃呢!”
那倒也是,岚娘发疯都是针对苏榛这个年纪的姑娘……
便点点头,许了谨哥儿也不用再偷偷摸摸给岚姨姨吃食了,大大方方的!
谨哥儿喜笑颜开,又问那可不可以给乔家大宝二宝吃的,说他俩最近也不偷懒了,还帮着萧家去拾过几次干柴的。
苏榛直说这弟弟整个儿一个散财童子,萧家压根也不缺干柴啊。
叶氏笑得直不起腰,“你还说谨哥儿,你自己不也是到处帮人?我算看出来了,你俩啊,真不愧是一家出来的!
三人说笑了一通,叶氏便揣了三百文准备去趟符家,做十张草帘子。
临出门又被苏榛拦下了。
苏榛给符家割了几斤野猪肉、还包了十块儿蜂窝煤。
“伯娘,您教一下符秀才怎么点这蜂窝煤。他家不大,晚上若是省着点儿,放两块儿就成,一晚上火星子都不灭,第二日清早也省得再打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