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乔大江也是跟乔里正说了重话,毕竟连砸灶砸炕这种事都闹出来了,再将就下去、怕是几家骨肉亲情都难以维系。

乔里正也属实对昨天的事儿震惊不已,可他是乔家长子、大江是嫡孙,在上头还有父母健在、而父母又不同意分家的情况下,只有一种途径:孙辈的乔大江领着春娘跟小树单独分出去。

但如果这么分,显然长房是最吃亏的。

一来家业本就是长房赚的,而这几年做事主力就是乔大江跟春娘。但分家的话,大宁律法是均分制,田产等主要财产,会按儿子数量平分。

简单来说,乔大江能分到的东西,比乔大宝、二宝还少……

乔里正实在不想不孝、但也不想儿子一家这么可怜的被赶出去,属于进退两难。

索性分家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分完,今日又刚好是进府城领围猎赏银的日子,便说缓缓再议。

可惜乔里正一说缓议,二房三房丝毫不觉得感激,反倒拿准了长孙不敢分家一般,新一轮哭天抢地又开始了。

乔大江两口子去意已决,也懒得听他们嚎,但即然乔里正整日都不在家,索性带着小树直接躲出乔家。

一来是躲个清静、二来是心里也乱,听听萧家人、尤其是苏榛的主意。

可他们一朝萧家来,就发现身后跟了两个尾巴,大宝和二宝。

这俩宝儿对分家的事儿没什么概念,仍旧是惦记着苏榛答应了他们每日八个铜板的活儿呢。

乔大江便也就没阻拦,跟就跟吧。

大大小小的到了萧家,春娘立刻被叶氏拉进屋唠。

乔大江也不含糊,甩开膀子跟萧容、李和一起拉砂石夯地面,折腾那个户外厨房,其实也是一边干一边说说往后的想法。

苏榛先是把四个孩子们今日要做的桦树皮给他们理出来,温水也烧好,这才擦干净手进了屋。

本是想着好好安慰一下春娘才成。

没想到春娘虽说脸上有青有红的挂了些彩,但以往神情中的压抑一扫而空,竟然有些神采奕奕的架势了。

三个女眷热火朝天的聊了一会儿,就听到舒娘也来了,在院子里跟萧容等人打了招呼便掀帘子也进了屋。

进来自然也是先关心姐妹的心情,并也有正事儿,今日要在李家选针妇了,想让苏榛过去瞧一眼。

春娘一听,赶紧让她俩走,忙正事要紧。

苏榛想了想,便起身应了:“那今日你们就在我家呆着。晚上咱们再细聊,我还有好多个计划缺人手呢。春娘你放心,你跟大江哥都是能干的,带着小树分家出来,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说完,就赶紧回屋拿了自己平时画的图样,跟着舒娘去了李家。

李家今天也是热闹非凡,里屋来了八、九个女眷,有苏榛见过的同村妇人,也有陌生脸孔。

舒娘介绍说陌生的几位是她娘家村中的,反正眼下做针线活儿都是各自领了料子回家缝,住得远点儿近点儿都成。

来应选的都各自带了比较满意的绣品或缝品,舒娘又当场考核了她们的针技、配色和选料等功底。

而苏榛前来是跟每人都聊聊天,简单考察一下品性。

一来二去的,来的人中最后留下了六位。其中三位住白水村、另三位邻村。

加上叶氏、以及舒娘,能缝衣的人手便是八位,不算多也不算少,暂时能满足一下“春节档”订单要求。

人手定了,当场就分面料。其实舒娘一直以为苏榛说的“春节档”也是卖水田衣或者战术马甲类。

但苏榛却只需大家做小件儿,比如战术背包、毛绒绒的帽子、手尉、围巾类别。

舒娘有些不解,苏榛小声给她解释了一番:“春节档逛集市的消费主力会是女眷及孩童。你想啊,这么冷的天儿,哪个男的会站在摊前买衣服,还让你量尺寸的。咱们人手也不足,就先只做小件儿。成本低、利润高着呢。”

舒娘恍然大悟,深觉有理。

苏榛心下也觉得挺有趣的,毕竟千百年后的双十一或者春节大促也都是如此。

而旁边那些拿到图样的针妇们已经爱不释手,大呼好看。

那当然好看,苏榛绞尽脑汁回忆了某宝上、南方小土豆们勇闯北境必买的各种毛毛帽子、毛毛斜挎包包款式,就往可爱了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