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2)

至于盛重云这独家爹爹要出的赞助金额仅为总费用的三成,他虽然不介意再多些。但即便他肯,兴盛湖的几家也不会同意的,毕竟出的多、分成也多。

至少总费用到底多少,今天集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测算。

花费第一大项首先就是租场址。

好在这里不是东市,这活动毕竟得了监镇的大力支持,租赁到最为平整、广阔且带着南岸、北岸的场地仅需花费一百两;

花费第二大项:考虑到要吸引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以及城里的百姓,打造出令人惊艳的场景必不可少。冰雕、冰灯、冰台,虽说原料不要银子,但取冰的人力物力、吃喝行住总不能让匠人们自己垫钱吧。

单说取冰,前头是项松带着渔民们做的,人数差不多有三十人,肯定是不够,后头至少增加到百余人;

那么凿冰工具起码备五十套,还要再备二十辆左右的驴车,这部分开销、再加上多少要付一些薪酬,每天花销可能在五两左右,工期若是十日,共计便是五十两;

场地营造上,冰雕工匠需要三十名、冰灯工匠二十名、冰台搭建工匠三十名,共计八十名。

盛家工坊可以借三十名过来,其余的就在兴盛湖本地、白川府城找。假设整个制作周期为二十日,工匠们的吃食费用每人每天至少三十文,再加上薪酬,若是五十人的工匠队伍,总花销共计至少八十两;

住宿方面,柳嫣打算去跟湖边的客栈商量,每家均出一定的房间、再去附近租些便宜的民房,成本控制在每人每日三十文。这部分花销差不多需要一两左右;

花费第三大项:演艺编排。

邀请有名的杂耍班子、乐坊歌女,一场表演的酬金少则十几两,多则几十两,活动期间若有多场演出,费用迅速累积,至少得做出一百两预算。

苏榛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在通泰牙行见到的那位朝沐娘子。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花费第四大项:商户招徕

同样也得做个预算,得去白川府热闹街市张贴招商告示、还得雇佣牙人四处宣传,再加上给入驻商户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几日租金等,前期宣传招商费用约二十两;

花费第五大项:等年岁市集开始了还需要“引路人”或“导览童子”、洒扫役,加起来至少七、八十人。

其中引路或导览可安排三十人,洒扫役四十人,这部分肯定就是本地招募,住宿无需负责,但伙食上以及薪酬,每人每日需二百文左右;

往多了算,共计十四两左右;

花费第六大项:杂费,比如在场地周围需要建造一定数量的临时茅厕。

如果预计每日人流量在数千人,可能需要建造二十到三十个简易的,材料以木材、茅草等,每个茅厕的建造费用可能在一两左右,三十个就是三十两。

苏榛一听,立刻否了,“无需那么多银子,我们白水村的工坊可以承办此项。以伸缩茅厕帐蓬的形式搭建,不用太多木料、改为防水帆布。优点是成本低,省下三成银子是没问题。更何况搭木头的还不好挪动,而茅厕帐一个人都能抬走,搭建不用片刻,最为重要的是可以重复使用,五、六年肯定是没问题。”

众人一听能省银子,自是同意的,主要也是出于对苏榛的信任。这笔预算就先定在二十两;

盛重云内心佩服:榛娘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脆,她一个人都能自产自销了。

茅厕帐的问题是解决了,就还有相应要准备大量马桶、草木灰、干草等物,每日花费可能在三两至五两左右。

花费第七大项:嘉年华场地整个都在冰面上,又是最冷的季节。

为防意外,苏榛提出在场地适当的位置建数个可供取暖的冰屋。

兴盛湖众人还以为是寻常冰屋,还在纠结不够保暖。寒酥已经机灵的把萧家的圆顶冰屋形状画了出来,又讲解了一番它的保暖特效以及搭建方法。

最重要的是,它省银子啊!

苏榛点点头:“可以尽可能的搭多一点儿,一来供表演的人候场休息、二来若有游人抗不住冻也能进去缓缓、三来帐内还可‘便利店’、‘暖食店’,也是比不小的收入。”

项松挠挠头问:“何为便利店?这名字听起来倒是新鲜。”

苏榛嘴角上扬,耐心解释道:“便利店就好比一个小型的百宝箱铺子。在冰屋里腾出一块地儿,摆上些平日里大伙容易用到的零碎物件,像手尉、火折子、鞋垫之类的,游玩的人万一缺了啥,当场就能买到,省得他们大冷天的还得四处去找。”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新奇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