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1 / 2)

明儿一早他要回白川府小住三、五日,兴许还要去趟兴盛湖,主要也是去处理船坊事务,他打算依照今晚商量的结果去安排落实。

木工坊的进度由庄伯跟陈逸盯着,不会有问题。

苏榛自然是放心他的安排,并且用最诚心诚意的神情说了声“早去早回”,却把手背过身去做了个相反意思的手势。

不着急回来哈,毕竟她有点儿嫌弃他毛手毛脚的、总呆在白水村阻碍她拔出事业的大刀……

距离山海嘉年华举办倒计时十二日。

一大清早,苏榛跟符秀才就先去验收了特产组的卖品,第一批“礼品篮”已经包装完毕。

其实村民们本想自己编篮子,节约些成本。但就算再普通的草篮,每人每天也顶多编两、三个,以村里现下的人手根本赶不赢。

索性就分成三批完成,一批就交由村里老弱幼,让他们慢慢去做,多少也能赚个补贴,一共签出去十日交付一百五十只;

第二批去附近村落收,像下马沟的村民,一口气接了每五日交付一百只的订单,总共交付两百只;

就算是富庶些的靠山村也有不少人家抢着接单,也接下一百只订单。

这样一来总共能有四百五十只,苏榛约摸着应该够用。

至于价钱方面,白水村人做的,特产组付十文一只。

外村收上来的因还要耗脚程和时间,每只付九文。

这样一来,四百五十份礼篮装山珍组合、一共只需额外增加四两六钱多的成本,但售价却至少提高二成,肯定是划算的。

另外,第一批的山珍也收上来总共六百余斤。

以木耳、冬蘑、人参为主,最让苏榛惊喜的是里头居然还有甸果干,也就是现代的蓝莓。

可惜过了采摘季,否则苏榛很想买下大批量的鲜甸果用来做果酱。

乔里正一听,立刻揽下这活儿,应承了夏末秋初的时候他负责收购。

这批甸果干也是他去靠山村收的。

靠山村里正姓王,此次瞧见白水村赚钱动静这么大,还专程跟乔里正也做了口头契,总之靠山村未来也是白水村收购原材料的一个“大基地”。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总之这第一批收上来的六百斤山珍,每篮能放两斤。另外也可以再做些价格更高的组合,比如加入野味或者兴盛湖的水产甚至海产。

从特产组出来,苏榛跟符秀才又去了趟手工组,主要是交待一下朝沐娘子预订了成衣的事儿,并把十五两全部给了舒娘,一是买原料、二是给绣娘们发工钱用。

舒娘也是格外兴奋,毕竟朝沐娘子这单若是做好了,以白川府第一歌姬的影响力,未来白水村开个成衣铺子也不是天方夜谭。

苏榛:“舒娘,赶紧安排下去,务必在嘉年华之前至少把朝沐娘子的冬衣赶制出来。另外比照我那日穿走的款式,再多制个十套,不同颜色不同尺码的都要,肯定卖得出去。”

舒娘忙不迭的点头,“成,我晌午就派工下去。但朝沐娘子要做跟你那套一模一样的?”

苏榛想了想,摇了摇头:“我那套面料朴素了些,颜色她指定了纯白,换成丝绸。兔毛换成白狐毛,珍珠扣的尺寸也稍大些。”

“总之就是更华丽些。”舒娘秒懂。

苏榛笑着应了,并又安排了些配饰、以及配套的皮草小包包。甚至还考虑到朝沐娘子跟她的行动路线、以及随行人不同,就不必给朝沐娘子做斜挎、做小小的手提式就成。以及鞋面的装饰也要考虑到。

总之,要让朝沐娘子觉得这十五两能□□夏秋冬四套,格外值。

原本从舒娘那儿出来,苏榛还打算往乔大江家跑一趟,远远的就见小平安一路小跑着来喊她。

是叶氏让小平安来的,说城里买的牛板油送到了。

苏榛心下一喜,后头的“巡查”行程就让符秀才一个人去,她赶紧先又跑回李家借了舒娘最大的一口铁锅,又让小平安回家去把她家最大的铁锅也借来,这才返了程。

牙行送来的东西一共装了五个木桶,包括两桶牛板油、三桶下水。

萧容还特意再称了一下去桶后的净重量,牛板油估摸有一百七十五斤、下水有两百斤。

这么多倒是把叶氏吓了一跳,“榛娘,将近两百斤的板油啊,咱家得吃到啥时候去,嘉年华上摆摊儿炒菜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苏榛笑着摇了摇头,“伯娘,这不是用来炒菜的,我想拿它做成火锅底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