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2)

高康跟管家脸色大变,瞬时冻住了一般。

门开了,解樱缓缓步入,也没带丫环,脚步轻盈得如同鬼魅。

高康怔怔的注视着自己的亲生女儿,她看起来明明跟数月之前并无两样,可如今的她压根不是他的女儿……

解樱一步一步走向厅中,一边走、一边说着:“父亲大人只需按我说的做,我必保高家得偿所愿。”

高康不知觉的咽了咽口水,尽量平静:“皇后派去暗杀萧家的人,我已拦下了。你要我想办法说服圣上举办金箓斋,我也做到了,还要怎样?”

解樱终于站定、微微欠身行了一礼,与高康对视着,脸上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何必说得像是女儿强迫父亲大人做事似的。您自己心里清楚,帮我、就是帮颐国府而已。等姐姐成了皇后,您就是国丈,不比当个窝囊国舅强多了?”

高康冷笑,国丈国舅不都是傀儡,又有何分别?心中寒意愈盛,直接问了,“接下来要如何?”

解樱一字一字的:“我要你想办法,召两个人来京参加金箓斋。”

“又是谁?”

解樱:“萧寒酥,以及……盛重云。”

第161章

夜,白水村萧家。

家里男丁们就只剩下谨哥儿这个小豆丁在了,叶氏跟苏榛虽说不至于害怕什么,但萧家这里毕竟是山腰、挨着密林还黑灯瞎火、风高急吼的,便提前些时辰收了工、洗漱好便上了门闩,娘仨今晚在一个屋住。

外头虽说白毛风刮得没什么好动静,屋里却暖得入了夏似的。

谨哥儿趴小炕桌上继续写写画画童创组负责的标签。叶氏跟苏榛则赶制家人的羽绒内胆衣。

之前一共晾出十二两鸭绒、十两鹅绒,如果做五件内胆衣是足够的,但眼下加了个盛重云,苏榛便专门托舒娘又给她多匀了六两绒,她打算做六件。

谨哥儿身子小,内胆充绒三两;寒酥跟萧伯、盛重云每人充绒五两;叶氏跟苏榛每人四两。

内胆衣是叶氏缝的,布料用了足足三层。最里层是秀才家岚娘子织的那匹涂了苍术汁的绢,还带了浓郁的草本香。

娘俩儿准备先制谨哥儿的,苏榛专门拿了在熟药局买的戥子秤来分绒。填绒的工具就是萧容削的一个木漏斗、以及一根细长的竹筷。

肯定不如现代的充绒管跟推管好用,但眼下条件有限,只有先将就着。等回头嘉年华忙完、有空闲了,请庄伯帮忙想想如何改进。

谨哥儿这件总共三两绒,叶氏拿不准如何分派,便全听苏榛的。

苏榛先称了大约七钱的绒,这些均匀分派填进背心部位、再称六钱充前胸、

两个袖子各充五钱、最后七钱充入领口和下摆,防灌风、也让脖子那里暖和些。

娘俩配合默契,叶氏拿漏斗充绒进去,苏榛就使长筷往里头捅,边捅边捏,让这些绒均匀分布。

但说起来简单,两人一起充这件三两绒的内胆都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虽说内胆早就提前用回针针法缝合成小格子了、但时下布料毕竟不如现代密实,即便缝了三层,苏榛也还是担心会漏绒出来。

两人商量后,决定再多缝一道,纵横交错的针脚跟网似的,直到最后一针缝完,叶氏剪断棉线将内胆衣抖开,成了!

最外一层用的是棉布,虽不及绢光滑柔软,但它耐磨耐洗,是极好的内胆外布。

也因怕鸭绒乱飞,充的都是湿绒。眼下缝完,苏榛就把内胆拿到灶间炉旁挂着烘晾,明儿一早应就能干透。

把谨哥儿给稀罕得不行,直嚷嚷明天就有新衣穿了。

苏榛想的则是更深一层,若真能制出不跑绒、或较少跑绒的衣服,那收来的那些家禽羽毛可得留好,囤得多了、明年又是一个新进项!

娘仨一夜好眠。

距离山海嘉年华举办倒计时十日。

木工坊首批蛋卷桌椅完工,因盛重云不在,苏榛便全权负责了质检验收。这对一个曾经的露营博主来说再简单不过。

基本就是检查桌椅表面是不是打磨光滑了、边角圆润了、结构稳定了,以及折叠配件是不是顺畅、坐上去是不是刚好能托住腰背,结不结实。

也为了检测承重,苏榛还特地寻了全村最壮最高的两个汉子、挨个坐月亮椅上使劲的晃、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