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2)
这种布局也是苏榛借鉴了现代的房车集市布局,既便于集中管理,又能让游人轻松定位心仪的摊位,完全不用“左顾右盼”。
并且所有房车车位后头、都已经冻好了长方形的“冰柜”。
这可比苏榛在萧家冻的冰缸体积大多了,专门用于开幕之后的当天食物储存,即能保鲜又规整,重点是不用花钱打架子。
除了冰柜之外,后面还搭了五个跟萧家院里一样的圆顶冰屋仓库。苏榛的想法是所有“杂物”进屋,外头就干净整洁了。
主干道的左侧则是售卖其它品类的区域,摊位就跟外头类似,架子也是冰制的为主,还被细致地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比如面点区、肉食区、手工艺区等一目了然。
后头同样也配了冰柜。市集的各个角落还分布有十余个取暖用的帐篷屋、几座冰厕,冰厕内壁粘了稻草帘子,所以也不用担心太过透明。
另外,在美食区的中心位置、一座大型穹顶冰屋尤为引人注目。
入口处两扇厚重的冰门敞着,上头镶嵌着打磨光滑的木制把手。
门楣上方是用冰雕出的“火锅城”三个大字。
苏榛一看就认出那是寒酥的字迹,喜欢得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盛重云自然不会错过她的神情,心中有些吃味儿,但表面仍旧不动声色,不经意似的“邀功”:“你要的这冰屋,可是把盛家的老梓匠们都差点儿难住。”
“是啦是啦,多谢你。”苏榛回头朝他明媚一笑,盛重云心里那一丁点儿醋意立刻就散了。
其实苏榛当然也知道他所言非虚,时下能造出这么大的穹顶冰屋确实花费不少心力。
先就是它的面积远超做为仓库使用的冰屋,那么肯定要考虑冰体承重、里头的结构稳定性,还得考虑温度控制。
总不能让食客吃着吃着火锅屋子或地面都塌了吧……
盛重云带着苏榛进了冰屋里看,圆形直径足有三丈、穹顶高也达到了一丈半,就算盛重云这样的身高进来也不会觉得压抑,行动自如。
苏榛还专门敲了敲冰墙厚度,踏实着呢,看样子至少有两尺。
至于内部的支撑,每隔九尺就立了根直径至少一尺多的冰柱。苏榛再抬头看穹顶,只觉得顶上的冰砖花纹很是奇特。
“那是用了逐层错缝、露龈内收,这种错缝砌筑技法是盛家梓匠擅长的。”盛重云知道苏榛好学,便一点儿不藏私的教。
这大概是相当于现代的“蜂窝”工艺吧?苏榛不懂建筑,但确实见过类似的花形,便好奇的询问这样砖砌是不是更加结实了。
盛重云点了点头,“也不止靠技法,关键节点还嵌了兽骨加固。另外冰墙里设了夹层、填了不少碎木屑,回头开业了地面也得铺设碎兽皮或是稻草垫。
苏榛不住的点头,眼神里也带了不少的“哇,你好棒”式的“谄媚”,“所以这里能容纳多少人?”
盛重云明知道她是故意吹捧,可偏偏心里还是受用,若不是怕随时有人进来、真想抱着她再亲昵一番。
但眼下只有收了心思,认真回答:“最多不能超过四十人。另外,切记每日晨间得做冰体探伤,如果发现哪怕细微裂缝、也得用冰锥注入雪水修复才成,马虎不得。”
苏榛重重点头:“记下了。”
眼下这冰屋里是空的,未来将会摆放进木工坊制的那些折叠露营桌椅,这里就专做拔霞供买卖,牛油火锅底料运过来能派上大用场。
即然只能容纳四十人,还得考虑其它重量的话,那就只摆四桌。苏榛打算专供vip客户,要价自然也得水涨船高,回头再细细核算。
冰屋查看完,俩人便出去继续往市集深处走,后方是靠着树岸,越走就能听到劳作的动静儿越大声。
是萧容跟寒酥正带着白水村提前来的人在连夜搭建推拉式的阳台棚子。
这里是专为在房车市集购买小食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坐下的用餐地方。
也因为这里忙碌的动静儿挺大的,外头摊位也有不少人跟着来看热闹,更多的则是抱着兴许能蹭到好办法的心态。
苏榛这几日没来,她完全不知道白水村在整个嘉年华有多“出名”,不说别的,光是圆顶冰屋仓库跟方形冰柜这两样,都已经被不少人默默学了去。
甚至于第一批拉过来的月亮椅跟蛋卷桌也有了订单,寒酥统一记录了不少,这也是后话了。
眼下苏榛才到棚子这里,也发现大伙儿经这段时日的磨合,干活儿简直默契十足。
无论是搬棚布的还是搭立柱的,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第1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