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2 / 2)

于是就也先做了八十篮的准备;

再然后就是荤素都有的礼品篮了,里头是基础山珍,再加上木檽、野山菌,配上三斤野猪肉或者一斤腊肠、腊排骨。一共先备一百篮,每篮订价是两百文。

以上的全部品类,开业初期就先装出三百六十篮,余下的慢慢再改进,万一有特别受欢迎的山珍,后头再加进去。

另外还有两百斤山珍就摆在货架上散卖,用油纸包就成。

其实谁也不知道这山珍在嘉年华上究竟能卖出多少斤,但苏榛已经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她自己把剩下的全买了。等过完年,她就驾着房车满城的转悠着卖,不信找不到好主顾。

***

一路忙到了午后,跟白水村订了契的各家商铺、散贩纷至、送来了嘉年华开幕之前最后一次备货。

整个琼涯客栈的后院儿已经被苏榛承包了似的,分门别类堆得满满的。

搬东西的人自是不缺,但能登记入册的仅有符秀才一个,压根忙不过来,苏榛还特意管柳嫣“借调”了个识字的帐房,这才勉强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

登记的货物品类繁杂,有牛乳、面粉、粮油,猪肉、羊肉、鲜菜等等,靠山村又送来三百只活禽,肯定不能在后院宰杀了,还是寒酥去寻了项俊帮忙,找了湖边荒地搭了棚子去规置,得细致地分成毛绒、内脏与血等不同类别。

留在后院的白水村人也不少,符秀才和借调来的账房先生俩人也分了工,一个快速清点货物、一个奋笔疾书记录。

每登记完一批,便吆喝一声,白水村民便将货物搬到相应库房,好在库房提前就编了号,好识好认。

苏榛自然也闲不着,一会儿帮忙核对货物数量、一会儿又协调搬运顺序,忙得脚不沾地。

直至丽娘一脸慌张地跑过来请她。

一是美食组的卤味今天得开始制了,最关键的“秘方”得苏榛亲自去放。

二是开业当天的烤鸭也得提前吹气外加腌制了;

三是之前苏榛说糖葫芦还能用辣条做,那是咋做的;

四是……

丽娘试图把这所有的事儿都说顺咯,可越说越乱,急得直跺脚。

“行行行,别慌别慌。”苏榛赶紧笑着握住丽娘的手安慰:“我这就去,而且咱不是来之前都定好了先后顺序?就按那顺序做,不会出差子的。”

丽娘已经陷入了“开业前紧张综合症”,眼睛也是瞪得溜圆,满脸写着“再不做天就塌了”。

这也难怪她会紧张,连苏榛都连续做了好几晚的梦了。不是梦见开业的时候哪块儿缺失了、就是梦到哪个原料丢了、肉没了、车轮子滚跑了……总之这都是正常情绪。

苏榛的解决办法唯有一样一样的做,且都记在纸上,做了一样拿笔划掉一样。

眼下缺口最多的还是美食组部分,好在人手也多,全村一半儿“中坚力量”、甚至童创组全体都在美食组帮忙。

而此刻,美食组的香气已经足够让十个过敏性鼻炎患者当场暴毙……

毕竟同步在做太多样儿。

苏榛稳了稳心神,抖开丽娘递过来的“就这家”围裙穿好。再取出围裙口袋里装着的束发布巾从前额向后包裹,两角在脑后交叉、再绕回头顶上方系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结。

最后还戴上了白水村独有的“口罩”,就是苏榛在山上围猎的时候制的那种,只不过材质换上了轻薄的,没有加棉了。

装扮齐整了才开工。临时灶间已经人满为患,但因规置得当,各司其职丝毫不见慌乱。

考虑到大部分菜品讲究现做现卖,今日只需提前将所需食材按预备份量精准称出。避免届时手忙脚乱,也免得不必要的浪费。

比如烧烤类吃食,酸辣烤苕皮串儿预备出四百份儿的量。

苏榛用料扎实,每串光是苕皮也足有二两、再加上里头的酱料、酸芦菔、寒葱碎之类的,普通款也得起码三两重。

要是有豪气的客人再多加荷包蛋或香肠,那每串至少四两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