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大食国在大宁朝有商号三十余家,本次一并汇聚过来了十家,全是卖宝石、香料的,数以千计的宝物,欲在这首次的嘉年华之地分一杯羹。
其实这十家全是盛重云在东市“挖墙角”挖来的。
但毕竟此处在户外,跟东市那种守卫森严的城中之地完全不同,盛重云此举也是冒了大风险。
好在苑琅太守比盛重云还紧张,毕竟在他的辖区万不能出了安防问题,否则将来还怎么招商引资。
为了确保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石饰品的安全,府衙特意从军中借调二十名精锐组了专门的护卫队,日夜轮班守护在驿站存放宝石的仓库周围。
另外,摊子上只放些普通样品。那些特别贵重的珠宝,是大食商人请了丹青画师专门绘了张贴画,就跟现代的广告画册差不多意思。
若有人瞧上,再专人引领去“贵宾厅”选购。
从大食的商号区出来,前头还有天竺行商卖的檀香木雕、高丽行商售的高丽参等等;
苏榛跟白芳、符秀才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才转完整个售卖区,还没等往冰嬉区去呢,远远的就看见斐熙满头大汗地找过来了。
斐熙:“苏娘子,您快去火锅城瞧瞧。我家二公子他……他拿了个东西过来,非说是稀世宝贝,要在那儿展出搁着。可是……唉,您去瞧瞧就知道了。”
一看斐熙欲言又止的神情,苏榛也猜到那所谓的宝贝会是相当让他为难的、不合适的。
但她猜到了难度、却完全没猜到程度。
紧赶慢赶回到火锅城,那两扇“价值连城”的门板敞开着,盛锦书一脸得意的守着门,就等苏榛过来才闪身到一旁。
苏榛站定了往里瞧,手腕上盛重云送的绳链像突然长了刺一般、刺得她生疼。
因为她看清了,冰屋搁着一整段金丝楠木。
盛锦书眉飞色舞的介绍:“如何?这桢楠可是我最中意的藏品!两年前打西南运来的。你瞧瞧,这是世间罕有的珍品,我一直搁在内室,眼下为了你——的火锅城才舍得拿出来的。”
他倒也没说假话,盛府上下都知道、这确实是二公子费尽周折才买到的藏品。
其实如果单按这段桢木的品质,昂贵是一定的,但也不至于到达价值连城的程度,可盛锦书收藏从来也不考虑实际价值,就单凭他一个眼缘。
这段长得跟个棺材板似的桢楠,他一眼相中、死气白赖地买下,也不在乎吉利不吉利,天天搁卧房里摩挲,当真是他最最最看中的宝贝。
斐熙在盛府当差这么多年,自然也清楚这桢楠对二公子的重要性。可人家苏娘子的火锅城里倘若摆个棺材板……
斐熙一脸无奈,只盼着苏娘子看在盛重云公子的面子上别动怒,小心的瞄向苏榛,果然,苏榛脸色是少有的煞白。
他与苏榛相识时日尚短,却也清楚了她的脾性。
平日里,甭管碰上何等棘手的事儿,苏娘子始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甭说这般失了神色,便是高声言语都极为罕见。
心下一凛,也赶忙上前打圆场:“苏娘子,二公子向来对这些稀奇玩意儿感兴趣,此番也是想给火锅城添彩,还望苏娘子莫要生气。要不,我这就差人把它拉走。”
话音才落,盛锦书都还没来得及反驳,苏榛淡淡回了句:“不用,留下吧。”
盛锦书这次更得意了,“看吧,我就知道你不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样臭讲究!”
这跟苏榛识不识货无关,她只是认出了这段桢楠。
所有的“过去”,在苏榛脑海里跟走马灯似的旋转涌来:整段楠木截头去尾,中间雕凿出大约两米长的空间,成了船棺。
船棺当中坐了两人,男的年长,穿了套纯白的中式对襟、发色黑白斑驳。
女的……就是她自己。
她往海里抛着纸元宝。
她持长剑划破右臂,鲜红的血珠入海。
回忆戛然而止,眼下这段桢楠,就是那具“送”她来了这里的船棺。
或者说是船棺的原身,这木头眼下还没有被挖凿。
兜兜转转,“送”她来的物件儿一样一样的出现。
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更不知道印在脑海里的那段跟盛重云有关的画面、是否是她代替了原主命定的轨迹。
她甚至对原主的生死状况毫无头绪,原主究竟是早已故去,还是跟她一样、依旧在这世间的某个角落顽强存活。
诸多未知如浓重迷雾,寒意从心底深处蔓延至全身。
她只听到自己心底有个声音在说:留下它。
留下这段桢楠。
而下一刻,外头突然喧嚣四起,嘉年华场地里全是奔跑向冰牌坊方向的人、边跑边嚷嚷着:“快去瞧,宫里来人了!要宣旨!”
苏榛怔怔的看着熙熙攘攘、朝着冰牌坊奔去的人群,鼎沸的人声此刻仿佛都成了遥远的嗡鸣,与她身处的世界格格不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